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1|回复: 0

[原创]中国互联网野史之二:戴着脚镣拓荒的水电工

[复制链接]
夜未央 发表于 2006-11-29 13: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章的完整更新版请参见: http://www.deepcast.net/wiki/ow.asp?中国互联网历史</P>
<>第二篇: 互联网的百姓冲浪时代:1995- 2006 (网站拓荒与兴盛史)

1995年8月9日网景(Netscape)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募股(IPO),创造了股价飚升的神话,带动了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开创的新经济,意味着中国可以直接平等地进入最先进的产业的起跑线,中国近代民族复兴的巨大心理张力,加上由此带来的利益分配洗牌,激励着中国的数字英雄们在虚拟世界开疆拓土。他们成为国人认识数字时代来临的伟大启蒙者,这些织梦者最终造就了今天中国互联网的普及与繁荣。。而创业的艰辛、路途的崎岖、竞争的压力、获胜的喜悦和饱受磨砺的激情,资本狂飙、财富冲动、创业热潮、新媒体神话乃至最具戏剧性的泡沫破灭都要在中国互联网舞台上演。

第一章,    ISP的生存之战

ISP就是从事最基层的网络设备和网络接入服务公司,常被比作互联网的水电工。

一,戴着脚镣拓荒的水电工: ISP+ICP模式: 电信垄断,民营ISP(AOL模式)夭折

当年美国在线AOL正是意气风发,挫败微软,成为水电工的全球老大。中国的水电工们的榜样就是当年如日中天的AOL的ISP+ICP模式。

一开始的中国互联网还没有完整的概念,ISP们承担了市场拓荒的主要工作。1995年1月中国电信开始向全社会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IAP),众多新兴的ISP(瀛海威、东方网景、中国在线、世纪互联、中网、上海在线、国联、实华开、首都在线等)集中精力投入拨号等接人服务。当时仅北京一地提供接入服务的ISP就有20余家, 中国一北一南两大网络服务品牌: 瀛海威时空(IhwSpace)与中国金网(China Online)的产生和对国内市场大举扩张就发生在这一时期。正是诸如瀛海威,东方网景等一批ISP们用金钱透过传媒给人们普及了网络的入门知识。

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没有给予ISP/ICP相当的倾斜与扶持。相反我们的有关职能部门有时候闭目塞听资讯不灵作风不严谨,制订出的条例和办法许多不具备可操作性,有时候甚至显得可笑。政策的不当束缚(如限制外国风投)和干预造成资源紧张和浪费。政企不分、信用制度不完整、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纵横交错而滋生出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

更有甚者,电信兼做批发与经营,致使出现不公平竞争。随着1997年原中国电信163/169平台的建成,中国电信开始降价、挤压,各地信息港的粉墨登场,还伴随着电脑公司的捆绑战略,免费上网浪潮的冲击,从而造成ISP收入锐减,没有电信背景的中小企业被挤出拨号上网服务市场,在继赢海威之后,原来曾经做得比较火的民营ISP,像东方网景、世纪互联等的ISP业务都相继倒闭或者转型。而后宽带的兴起,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长城宽带纷纷以大手笔投入到宽带接人市场中,ISP基本上没有机会参加这场圈地的游戏。所以在中国,互联网的接入主要是电信运营商和有电信背景的ISP。

之后接入市场的价格竞争臻于惨烈,无数接入商不断使用包月卡、上网卡打折、甚至特定时段免费等方法来吸引网民,上网也不断变得更加人性化和便捷。2000年,2911阶段性地推出"零网费"。2001年12月20日起,263将2631主叫计费上网费封顶金额由1 58元/月下调到99元/月。此举提前拉开了互联网接人市场价格竞争的大幕。2001年,2931推出包月服务中国电信买100送60活动;2911也有电话费半价的时段优惠:瑞得在线也宣布大幅下调上网费.2001年,263正式宣布成立263网络集团,并推出95963全国特别服务号码。95963不仅可以全国漫游,而且其每小时网络使用费仅2.4元,尤其是电话费可以减半。2002年上半年,ISP市场再起战火,以老牌的263和有强大背景的163为代表的ISP,为争夺拨号上网用户开始了一场新的恶战。263、神州在线发行低价上网卡。老牌ISP"世纪脉搏"网率先推出了"夜间免费上网、白天计时封顶" 的全新计费模式,TOM.COM推行"TOM网游神"的"ISP超市接入门户"平台。2002年7月15日,搜孤联合有电信背景的"国研科技"进军上网接入市场。到了2002年12月,信息产业部一口气吊销了国内26家ISP (互联网接入商)的牌照,其中包括长城科技、华能技术开发、国信寻呼、中唱音乐网台等一批著名公司。

由于ISP市场疲软和竞争压力,接入市场又开始了第二轮新的竞争,战场从价格转移到了内容和服务上。目前电信运营商们正重拾AOL的"ISP+ICP"经营模式,但讽刺的是,长期的垄断性经营,造成了中国电信与网络市场重硬轻软的不平衡状态。从竞争的角度讲,中国的一级干线建设所能承担的基本运力水平(无论是传输还是交换)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是中国电信企业目前在经营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方面与国外电信运营商存在相当的差距。不管是"互联星空"、长宽梦网、中国网通的"九州在线",还是新浪热线、搜狐在线,其"ISP+ICP"经营模式基本相同,在内容方面,吸收"移动梦网"特点的"互联星空"和长宽梦网似乎更有潜力。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作为两家最大宽带运营商,其接人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谁将是这场角逐中的老大显然没有悬念。

中国电信开始垄断IAP市场后,众多非电信运营商的ISP开始收缩转型。他们趁手里还有接入资源,找好合作伙伴,"概念制胜","吸引眼球",经营好一块市场,即使成不了中国的AOL,也许会成为中国的MSN或者EarthLink(这两个公司是北美仅次于AOL的ISP)。大多数网络服务公司走向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纷纷向兼营ICP转化,从过去单纯的精品信息到搜索引擎、虚拟主机、免费邮件/个人主页、网络广告、网络门户,希望借此实现重新定位和商业服务模式的转型。例如,Sohu、Yahoo中文等专门从事网络搜索引擎; 四通利方、ChinaByte等从事信息服务; 中网通过系统集成养活接入服务。许多兼营ISP围绕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和广告轰炸, 之后赶上了全球性的互联网投资热潮,成功实现了行业转型。

二,ISP公司历史:

1,瀛海威: 1995年5月,张树新创办瀛海威,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非INTERNET标准)开通,成为中国最早和最大的民营ISP/ICP。标志中国互联网真正走向民间。当年丁磊,张朝阳都混迹其中。1997年邮电投资70个亿的169全国多媒体通信网启动,开始提供INTERNET标准的接人服务。网易、四通利方论坛(新浪的前身)、chinabyte和搜狐崛起,系列冲击使瀛海威出现大亏损,1998年张树新辞职。2004年11月瀛海威宣布倒闭。只留下扼腕叹息的纪念网站:www.oihw.com。可以说网络基础设施瓶颈和政策环境是美国在线和赢海威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瀛海威最初是做AOL模式的ISP和ICP捆绑的事,但ISP的投入大,回报慢,当年网民还没成市场规模,而电信运营商由于其背景而天然具有做ISP的强项:资金和政策支持。在电信的冲击下瀛海威没能完成转型。中国互联网商业化里程碑式的一代先锋轰然倒下。

2,东方网景: http://www.east.net/。东方网景公司长期坚持做Internet免费上网培训、辅导客户使用。2001年,东方网景早已停掉了ISP接入服务,转向了ICP和电子商务以及更高层次的ASP服务;

3,世纪互联: ;世纪互联网" 在1 996年第三季度推出"世纪方舟" 和"世纪互联网卡" ,1 997
年又正式推出"永动邮箱" 、"万用罗盘"两个产品,率先提出了"E-maiI地址永久保留" 、"机时自动转移" 和"个人邮件智能处理" 等新的服务项目, 向广大网络用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信息服务。世纪互联网" 利用国家人事部支持的背景,开发"人力金网" ,提供人才测评服务:北京英特信息网络中心与国家旅游局合作,开通了"中国旅游全球传真式电话预订系统" ,建立了"英特中国"旅游预订网络, 又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行"中国建行英特龙卡" ,抓住商用客户,深入旅游市场;但后来,一直擅长"渡人"上网的世纪互联网,将自己最熟悉的ISP业务出卖给了脉搏网,1998年,世纪脉搏力推免费上网。2002年,收买了世纪互联的ISP业务的脉搏网倒闭。

4,中国在线: 深圳讯业集团从1 996年5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筹建"中华金网"(China 0n line)多媒体信息增值服务网络。至1 997年初, 已建立营运点54个,可漫游的有22个。他们先后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合作,在全国已开通的城市里同步推广26个专项信息、服务系统,如"网上景山学校" 、"中关村商情" 、"企业电子高效业务拓展" 、"电子报刊检索"等。此外,还有1 2家全国性的行业信息服务网也准备在"中华金网"上运行。


5,中网: www.netchina.com.cn 中网公司于1995年由万平国创立,投入巨资的中网信息公司为吸引用户而实行了灵活多样的计费方式,如对个人用户推出300元/月,而不计使用时间的较低价位。另外, 考虑到国内用户使用Email电子邮件较多,故推出了低价位而实用的"亲朋好友"计划, 即单一使用Emall除开户费200元外,每月仅需80元,这对特定用户群很有吸引力。1997年中网公司全线投资产品研发,成为我国首批通过认证的八家网络安全厂家之一。


6,上海在线:1996年9月22日,上海热线(www.online.sh.cn)作为正式开通试运行,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城域网,作为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的上海公共信息网正式建成,成为大型的综合信息内容提供商。它曾领时代之先,创下一个神话,但终因后劲不足,发展模式不清楚,最后悄然落选。

7,国联: "国联在线"是国内首家提供lnternet商业服务的全国范围的股份制信息网络公司。1996年9月,它向社会推出了"万维网卡系列服务项目" ,具体分为银卡、金卡、钻石卡三大系列,无初装费,只有一个固定的序列号,其消费方式犹如电话磁卡,个人只要在大商场的电脑柜台、大饭店的服务台购买磁卡即可上网

8,实华开: 网吧: 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了实华开网络咖啡屋,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

9,263首都在线: 1998年2月,263在ISP的一片混沌中成立,最早提出用户以主叫计费的方式上网的概念。主叫计费其实质是先用后交钱,显得非常方便。263集团就以此确立了其在这个行业里的地位。:

10,国中网: 由新华社香港分社驻港公司投资控股的lSP企业-- 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ClC),建立了"国中网" 。该公司于1 9 9 7年制定计划,在2000年底前,完成以卫星通信网为骨干, 向中外客户提供一个覆盖中国、联通世界的会员制商业信息服务网。目前,它已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筹备,并将陆续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设网站。"国中网"利用与国外主要新闻机构的合作关系, 为用户提供国内外多种经济、金融、商业和科技信息, 同时从Internet上选择最新动态的经济新闻提供给用户。

11,"瑞得在线" 开发了网上英汉全自动翻译软件,赠送入网用户,方便上网用户浏览Internet上的英文信息,

12,"信海科技" 开发了EmaiI到寻呼机、FAX到手机的增值业务。

13, "宏基兴业" 参与创办"桃李天下"远程教育网

14, AOL也有中国公司,那就是它在去年收购下的联想FM365,但自从AOL收购下后,FM365已经有近一年没有任何声息了,虽然人数从当初的250人裁减到目前的20来人,但来自FM365内部人士的消息是,FM365其实一直在酝酿AOL中国版,但内部一直在为以何种方式推出AOL中国版而争论,来自美国的领导坚持称要全部拷贝美国AOL的格式,但是,在电信监管的中国格局下,想要轻易地推出自己的接入号码谈何容易,即使能打通关系拥有自己的接入号码,以FM365目前的萧条人气,短时间内将内容再次做大很难。

本文章的完整更新版请参见: http://www.deepcast.net/wiki/ow.asp?中国互联网历史</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1/28/2006 9:56:18 PM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4-6-1 19:41 , Processed in 0.0936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