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9|回复: 4

商业化运作背后的失败——电影《英雄》评说(zt)

[复制链接]
Bird 发表于 2002-12-29 06: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杜鹃] 于 2002-12-21 15:33:53发表

--------------------------------------------------------------------------------

《英雄》靠前期媒体疯狂炒作,防盗版手段使用等等,调起了大众胃口,使票房攀升,最后让投资者们一时眉开眼笑。同时《英雄》也因为在镜头摄影、影调处理、音乐造型等方面尽量作到了精益求精,使影片具有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但是,《英雄》却是一部缺失了内在灵魂的电影,一部在商业化运作成功背后将惨败的电影——因为它已远离了电影的本体,变成了技术上的唯美主义,内容上单薄而畸形的东西。

电影是综合性艺术,无论悲剧正剧喜剧,哪种类型的片子,都不可能离开其根本的特质——表现人性内在的真实。这是电影的境界也是电影的灵魂。此外的一切艺术手段都是外在的包装。如同一个人,长得再美,穿戴的再考究艳丽,如果没有了丰富的内心和底蕴,那就只能是个花架子花瓶子。这样并不是说要让电影回到什么主题先行,教育意义的那些空洞的大道理上去,这里说的是电影的本质。

作为类型化电影《英雄》所表现出来的,除了场面宏大,镜头讲究外,在实际的内容上和风格上都是不伦不类。《英雄》取材于两千年前荆柯刺杀秦王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具备了电影需要的丰富元素,里面蕴涵着浓烈的悲剧情结,也是多少人赞叹歌颂过的英雄情结。首先这部影片的叙事风格脱胎于黑泽明的《罗生门》。但即便模仿也是非常的蹩脚。影片运用了红黄蓝黑白几种不同的影调来区分几场虚拟的情节,这只是说明现代人比黑泽明的影片时代在彩色和特技技术方面提高了一步,导演也调动了技巧和想象。而看过《罗生门》就知道,《英雄》在叙事功力和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上,与《罗生门》相比还是只学了皮毛,小巫见大巫。其次,本片还更多地受了香港影片模式的影响。香港是个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但在人文方面的表现还一直比较浅陋。电影也是如此。香港武打片的发达,主要是以前多数香港人来自打工者阶层,为了平时的娱乐和排遣,就大量产生了武打片甚至色情片。这对于一个地区文化来说也合情合理,带着明显的地域文化烙印。但香港片的特征一般都严重脱离艺术的综合力水准,基本只考虑影片的卖座率和票房价值,靠拳头枕头噱头取胜,属于短平快生产,粗制滥造凭空想象现象很严重,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有竞争力,其目的就是赚钱收回成本。张艺谋多年前曾拍过一部《古今大战秦俑情》,那是他与香港电影的首度合作。而这部《英雄》在人物道白、大场面设置和情节的胡编滥造上,都明显看出受了香港式电影的影响。第三、电影与其他任何艺术不同的是,它的首要功能是用镜头说话,即首先要悦目、要好看。作为学专业摄影出身的张艺谋,本片他在镜头的运用、创意和蒙太奇画面组接剪辑上,可以说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但一部成功影片最重要因素还更表现在其内在的文学层面上——能把历史、自然、人性这三个层次高度完美的结合——即,成功地表现人和人的命运是电影的最高层面。这是最难的也是最见功夫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哪怕在其他唯美艺术方面差一些,但表现人是电影的灵魂。而《英雄》基本注重的是场面,镜头、服装等这些属于外在的东西,在情节结构、人物对白和内在逻辑关系等等方面任意想象,一些场面也过度夸张,基本全靠道具和钱来堆出效果,这就已偏离了电影的实质。有宣传说本片可进军奥斯卡,连张艺谋自己都清楚,那是十分渺茫的。张艺谋是个非常敬业的导演和摄影师,但他在编故事方面的天分和功力明显不足,这次他其实还是过了一次个人创作瘾——本片在商业化成功背后出现惨败,也主要来自这个原因。

中国是个需要生产大片巨片的时代。对《英雄》此番的大制作,还要击掌赞赏支持。《英雄》是一部由一流摄影与四流编剧结合的电影。虽然它在探索中国电影商业化发展道路上会留下足迹,但它是一部严重缺失电影血肉和灵魂的作品。有人如果认为只要能赚钱的就是好影片,商业化就是今后电影的出路,那就歪曲了电影艺术的本质,那就跟说只要能赚钱就是个好女人一样。如果仅仅为了票房价值和商业化,不如允许拍些三级片上市,再有一线演员担纲,那会更赚钱,但那样的电影就完全走入了歧途。剧本,永远是一剧之本。目前看来,在世界上只有象斯皮尔博格等人导演的电影,才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片水准
 楼主| Bird 发表于 2002-12-29 06: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不看的《英雄》

2002-12-22 15:47:07· ·雨天··天极E时代


  早就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名导张艺谋的贺岁大片《英雄》终于在岁末推出了,在这之前可以说极尽宣传炒作之能事,什么花费三千万美金啦,不是给中国人看的啦,“凹死卡”肯定拿大奖啦,李连杰看了剧本之后都感动的哭啦!一大帮影视红星,再加上谭盾的音乐,这样的大片,岂有不看之理!让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抱着死也要看的信念,于是乎拿出30大元早早的就预定了公演第一天的票,看完之后,方知此行的确不虚!我对张导演的景仰之情可以说是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之水绵绵不断!为何?且听俺一一道来:

1.演员
  这样的大牌影片自然少不了大牌的演员,陈道明、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甑子丹,这一干名头,无一不是响当当的角色。虽然大牌们在本剧中似乎只是充当木偶的角色,一举一动毫无个性可言,整个就一个“酷”字,从头到尾就没看见他们笑过,不过就冲剧中他们那些真实得凹凸不平的脸部特写,还是值得一看的。

2.导演
  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我国著名的农村以及旧社会题材的大导,如今要农转非,于是就去玩了一把视觉、玩了一把效果、玩了一把场面,成功不成功咱们不说,这种愿望确实还是好的。可惜的是没有搞个时空大交错,真要是那样的话,说不定还可以超过当年的《第三类接触》什么的,让偶们也可以看看外星人的武打功夫!

3.剧本
  剧本还是不错的,毕竟借鉴了连史蒂芬·史皮尔伯格都敬仰有加的黑泽明大师《罗生门》的叙事手法,妄图把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并以此来娱乐观众。从现场的反应来看,娱乐观众的目的的确是达到了的,那拙劣的推理故事所引起的影院中的一阵阵哄笑就可以说明。写剧本的费用花的确实是很值啊!

4.对白
  本来嘛,对白应该算在剧本中,不过因为本剧的对白实在太有特点了,所以专门提出来说一说。对白极酷,大量借鉴了前辈武侠高人所写的武侠小说里的经典对白,能在电影院里忽然再听见那譬如“好字”“好剑法”“好快的剑”的语言,真的是对那对白的安排觉得十分的恰当!再配合上人物的表情表现出来的效果确实精妙绝伦,大家不好意思不捧场,于是又是一阵大笑。

5.动作
  既然是张导演的第一部武打影片,那么本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就是武戏了。武戏真的不错!落叶下,黄沙中,只见得人影晃动着,比划着,已然不能分清到底是“武戏”还是“舞戏”了,每个人的动作都是如此轻盈潇洒,那看似不能伤人的动作却屡屡将敌人重伤,充分表现了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但这里俺要提出批评的是第一场武戏,李连杰与甑子丹的打斗居然还有几分真实,远不如以后各场武戏中似是而非的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6.风光
  该片的风光确实是美好的,尤其是通过电脑后期制作之后,画面委实精美。人们就在这精美的画面中飘来飘去飘来飘去没有尽头,充分让人领略飞升成仙的快感。虽然这美丽的风景与剧情没有多大关系,但让我们可以从风光欣赏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影片——确实这比纯粹的风光记录片好看的多啊!

7.场面
  宏大!就是两个字,宏大!连对付荒漠之中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赵国孤城。其实给俺的感觉那不是一座城,那应该就是一个书馆,因为影片中城里除了书馆没别的了,但始皇帝竟然要动用数万支以上的弩箭,将这个“书馆”里里外外射得密密麻麻,那箭的密度,估计要用数学的公式才能算得清楚。但我深信始皇帝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既可以体现自己的威力,又可以刺激秦国的造箭工业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说来,这是一部十分不错的风光武侠电影,尽管我看完之后都快忘了里面的主角叫什么,但还是要感谢张导演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多的快乐!另外,本剧实在是博大精深,无愧于“拍给外国人看的武侠电影”称号,相信一定还应该有可以挖掘的地方。所以俺在这里建议大家都去看这部不可不看的电影!一起来挖掘之!
海明 发表于 2002-12-29 06: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布什与拉登迷惑的“英雄”

在一台叫“影视情报站”的电视节目中,对《英雄》有了看似温情实则粗暴的解读。

  问:影片的灵魂是什么?

    答:音乐。画面上出现该片作曲谭盾的画面,谭盾指挥乐队的场面,很激情。一部耗费巨资的音乐片?

  又问:影片会留下什么?

    张艺谋回答:色彩。若干年后,人们想起这部影片,会想起在漫天飞舞的金黄的树叶中,两个红衣女子的舞蹈;在清辙的湖面,两个男子在以武功对话,他们像鸟一样在湖面上飞。一部大肆鼓噪的武打艺术片?

  该剧不过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刺秦。却赫然列了三位编剧的名字,张艺谋亲自担任第一编剧,看来并不只为了拍一部色彩音乐艺术片。

  刺秦有多种讲法,这次讲法有所不同。

  秦王要夺取别人的天下建立自己的天下,失去天下的人就要杀他。杀秦王不容易,于是四大刺客选出无名英雄最终去完成这个使命,眼看着就要刺秦了,无名想起了“天下”两个字,于是放弃刺秦,而让秦杀了自己,其他两名刺客也死于此事。

  无名怎么就突然明白,得把自己的天下交给秦王,让他来统一天下来维护天下和平?不知道。但我们从影片中看到,集权是有道理的,强权是有效的。秦国打赵国,喊着“大风”万箭齐发,其豪华排场也只有在海湾战争中见到过。弱肉强食,符合古老的进化论。(这是一部多么讨好推行强权的片子,美国人竟没看出?)

  而赵国这样的小国,虽然不拥有天下,却拥有自己的文字,已经存留了感人的影子。如果文字可以解读成文化的话,赵国人已经拥有不屈不灭的文化,就不一定非得一根筋去刺秦。

  代表赵国文化最高成就的残剑就悟出了不必非要刺秦,再刺则迂腐了。天下若可解读为国家时,残剑也很符合中庸。当然,这里讲的并非忠君,而是忠于天下,忠于强权。比仅仅忠君更符合世界潮流。这大有深意的寓言和企图,却被粗糙简单别扭的情节和飘在空中的人物搞模糊了。

  最致命的毁灭,是它选择了中国人太熟悉的武侠作为载体,被金庸和古龙演义至尽的武侠在国人面前很难出新讨好。在西方人面前,也已有了余热未尽的《藏龙卧虎》填底,《藏龙卧虎》虽在故事和人物上没有突破,却在武打设计上自然巧妙,于常景之中险藏峥嵘,就视觉艺术而言,已经成就了。而英雄却纯粹玩虚玩概念玩工业制造,虚和概念西方人不喜欢,工业制造大场面又撞上了西方人的枪口。讨好?难!?

  如若得奖,则有可能是美国人觉得这部片子可用来教化拉登,但拉登不一定认,凭什么你的天下是天下,我的天下就不是天下??所以恐怖主义的问题也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再说,拉登定没有该剧编剧的悟性,能够悟出剑法的最高境界是“无人无剑”,继后就和平了。布什也不一定认,搞十万个“剑”字挂在白宫,布什也悟不出他为什么要和拉登讲和平。美国忘得了9·11吗?

  这个企图胸怀天下的关于和平的寓言到底应该怎么讲?从权利斗争讲起便很难下台,不太合适,秦王为什么非要一统天下?他不统一天下,历史可能会更丰富一些。让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人硬要突然顿悟天下之大道理,把生命和土地向敌人拱手相让,显然过于理想化,不人道,还痴人说梦。

  《英雄》的灵魂是天下应该属于强权者。若干年后,如果真有人要问这部片子给人留下些什么时,绝不是那些不足为道的色彩和武打,人们会这样评价:有一群什么也没想清楚的艺人,企图胸怀天下,误认为和平来自忠于强权,于是斗胆用电影演绎了这个愚蠢的顿悟。(完)
摘自青年时报
Aurora 发表于 2003-1-17 12: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眼中的[英雄]。。。

首先,我个人认为这还不是一部很烂的片子,尽管很多人看后没感觉!
片中都是大狭,都是英雄,尤其是男人真的应该这样,作为一个男人也至少有三个境界:
第一层境界:心中有很多大事要做。
第二层境界:心中只有一件大事要做。
第三层境界:心中却又无大事了,凡事都为大事。
所谓大事者,就是人生,就是事业,也就是生活。
感情总是在左右一个人的行迹,不管是英雄还是普通的人。有时候是私情,有时候是公情,不管是什么情。总有它价值的一面,也有它的弊端,的确很难把握。换一个角度,就是错的,再换一个角度就是对的。立场不一样,人也不一样。生命有时候很贱,不值得一提。重要的是那份悟性,那份胸怀,什么都是淡的,什么都是不足惜的,包括所谓的“天下”。
最难忘秦王的一句话:“原来最了解寡人的竟是寡人通缉的刺客”。恐怕等我们有一天变得堕落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到我们最了解的人却是我们曾经……的人。
有很多感受,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以后有机会我会好好享受享受心灵的陶醉,那是财富。
(这是我的一个同学写的, 我觉得有点道理。。。)
~伊冰~ 发表于 2003-1-19 0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对这些电影不感兴趣的~!
但是这个英雄最近网上,媒体吵的火BAO!~
还有对于铺天盖地的广告~!
昨天闲来无事竟然在一定录象厅门口发现正在上映~!
反正闲着也是闲的,电话叫来一群朋友一起观看!~~
不过一看就知道是盗版的~!
切,此版从头到尾~!
右上角还一直有一行红字大字~正宗电影版~QI有此理~!
这个电影版的还真是次~!晃来晃去~看得我眼睛难受~
整个下来~!好象是只见风光,不风英雄的~!~
一个简单的故事和乱七八ZAO的情节铺张~!
再配之以节奏凌乱的武术对打~!~
只几个小MAO贼就衬托出了秦始皇是个英雄~!
最后看完唯一的感觉就是~!天下是一个谎言~~~
不过呢~!感觉整个影片中的音乐底蕴还算是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4 20:26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