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4|回复: 3

如何与朋友相处(IV)--把握交友的“度”

[复制链接]
夜未央 发表于 2003-1-18 04: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

    友谊应该很好地把握亲密度,不可太过,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反目面仇。

    1.过分热情让人恐惧

    物极必反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朋友之间的交往。为了躲避朋友杰西克,希尔与妻
子躲进了旅馆,他知道今晚再也见不到那张熟悉的面孔了。

          我和杰西克的友谊是公司所有人都知道的,我们白天在一起工
      作,讨论的问题使我们口干舌燥。杰西克是个重友情的人,最早,我们
      经常下班后去吃晚饭,顺便谈一些轻松的话题,后来我厌倦了,开始推
      托回家。
          杰西克婚姻上遇到麻烦,妻子离开了他,去了迈阿密投入了情人的
      怀抱。杰西克像所有离婚的男子一样,有点丧失理智,借酒浇愁,每天
      一下班就缠着我去酒吧,妻子为此常常抱怨我。
          可怕的是,在我借故离开后,他追到了我的家里,他不再喝酒,只是
      没完没了地向我介绍他创想法,并经常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朋
      友,胜过夫妻和所有的合伙人”我不得不点头。
          天哪!这种事不然持续了4个月,我和妻子的忍受力像加压的玻
      璃瓶马上就会爆炸,于是我在家里对杰西克的谈话置之不理,可这不
      能阻止他的谈话,并增添了他的抱怨,他说,不管怎么样希望我不要抛
      弃他。
          我和妻子商量可很长时间,决定在不能去欧洲旅行之前,只好先住
      进旅馆,等到杰西克恢复正常再说,其实,我心里十分清楚,他根本就
      没有什么不正常。只是希望我们的友情胜过一切,但他从来就没有注
      意到我妻子气愤的眼睛。

    有很多人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的热情让你害怕甚至恐惧。《友谊自天而降》
一书中说:“朋友之间各自的家庭、工作和其他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作为朋友,
如果不考虑实际,以自我为中心,强求朋友经常在一块与你厮守,势必会给他带来
困难。”

    此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交往的次数愈是频繁,这种差异就愈
是明显,经常形影不离会使这种差异在友谊上起到不应有的作用。

    天荣早就知道好友志冬有大手大脚,不拘小节的毛病,天荣一直认为这是男子
汉粗犷豪放的体现,甚至因此埋怨自己什么带都算计,节俭得有点对自己苛刻。

    因为照顾得病的父亲,天荣通过志冬调到了他们的单位,两个好朋友一下子形
影不离了,聊天、旅游、喝酒,出则成双,人则成对,志冬也经常帮助天荣照顾父
亲。

    不久,天荣厌倦了这种生活,并开始讨厌志冬粗扩豪放的性格,每次吃饭,志
冬都会要上满满的一桌莱,有时吃完饭,一抹嘴起身便走,留下天荣“买单”。一
向节俭的天荣劝了志冬多少次,志冬也不听。一次吃饭,上述情况再一次出现,这
一次天荣非常恼火,付完钱告诉志冬,我有父亲需要照顾,以后吃饭不要再叫我了,
志冬吃了一惊,也非常生气,多年的老朋友这算什么呢?何必当真。不该发生的事
在一对令人羡慕的朋友之间出现了,真让人感到遗憾。

    因此,交友不要过往甚密,一则影响着双方的工作、学习和家庭再则会影响感
情的持久。交友应重在以心相交,来往有节。

    2.友谊要有“度”

    好朋友见面和交往的机会当然比其它人要多,可是任何事都有个“度”,超越
这个界线你得到的就是相反的结果。

    小雷与吴瑞是同一宿舍的好友,也是因为住在一起才成为朋友的,他们戏称宿
舍是他们的家庭,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标签”,甚至工资也混同一处,两人为这种
关系骄傲,别人的眼里流露的也是羡慕的目光。

    不久,吴瑞有了女友,经常出去逛逛商场,吃顿饭,于是两人的合作经济出现
了危机。起初,吴瑞觉得没什么,小雪也不在乎,后来吴瑞提出实行AA制,小雷考
虑再三同意了。

    但后来,还是因为不习惯而放弃了。事有碰巧,一天小雷的母亲病了,当小雷
回宿舍取钱时,面对的都是空空地抽屉,小雷不由地问吴瑞,“钱哪去了,刚发工
资仅3天。”吴瑞说:“为女友买了条项链。”小雷无言地离开了。他在别人那里借
了钱为母亲看了病。两人的友谊出现了裂痕,有一天,两人提及此事,大吵了一架,
不得己分手了。

    假如两人的AA制,不因感情的冲击而放弃,那么他们的友谊也不致破裂。

    交往过密还表现在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占用朋友的时间过长,把朋友捆得紧
紧的,使朋友心里不能轻松、愉快。

    林颖把王恰看成比一日三餐还重要的朋友,两人同在一个合资公司做公关小姐,
由于劳动纪律非常严格,交谈机会很少。但他们总能找到空闲时间聊上几句。

    下班回到家,林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王信打电话,一聊起来能达到饭不吃.
觉不睡的地步,两家的父母部表示反对。

    星期天,林颖总有理由把王怡叫出来,陪她去买共、购物、逛公园。王怡每次
也能勉强同意。林颖可不在乎这些,每次都兴高采烈,不玩一整天是不口家的。

    王怡是个有心计的姑娘,她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偷偷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电脑。星期天,王怡刚背起书包要出门,林颖打来电话要她陪自己去栽缝那里做衣
服,王怡解释了大半天,林颖才同意王怡去上电脑班。可是王怡赶到培训班,己迟
到了15分钟,王怡心里好大的不痛快。

    第二个星期天,林颖说有人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非迫着王怡一起去相看相看,
王怡说:“不行,我得去学习。”林颖伯王怡偷偷溜走,一大早就赶到王怡家死缠
活磨,王信没上成电脑班,最终男朋友也吹了。王怡郑重声明,以后星期天要学习,
不再参加林颖的各种活动。

    林颖一如既往,满不在乎,她认为好朋友就应该天天在一起。有时星期天照样
来找王恰,王怡为此躲到亲戚家去住。这下林颖可不高兴了,她认为王恰是有意疏
远她。林颖说:“我很伤心,她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可她一点也觉察不到。”

    林颖的错误在于,首先是她没有觉察到朋友的感觉和想法,过密的交往几乎剥
夺了王怡的自由,使王怡的心情烦燥,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林颖早已主动与王怡疏远了,可是她惊奇地发现,她们的友谊反而更加深厚了。

    所以维持你们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往来有节,互不干涉。

    3.友谊不是窄胡同

    人们一旦有了朋友,就希望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往往容不得朋友
再与其它的人有亲密的交往,一经发现,就认为是与自己疏远了关系,甚至认为是
对友谊不忠,欺骗自己。

    “我再也受不了了,他希望我成为孤家寡人,把我们之间的友谊当作生活的全
部。”洪宇己不止一次地这样抱怨朋友李涛了。因为他预感到他们之间的友谊会很
快结束。

    洪宇叙述了他们的友谊历程:

    “我是在图书馆认识李涛的,一来二去我们便成了朋友。”

    “起初,我非常高兴,我们一谈能谈大半天,包括各自的身世、经历。可是不
久,我们几乎没什么可谈的了,每次他约我,我要是不去,他都会亲自登门来找我。”

    “一次,我们在书店门口遇到了我过去的朋友,两人因工作的关系有二年多没
见面,偶然遇到一起格外亲热,于是我对李涛说,咱们三个人一块吃顿饭,李涛很
不高兴地拒绝了。”

    “自那次以后,我发现了李涛有个毛病,一旦看见我和其他朋友交谈和约会,
他就追问个没完没了,甚至恶语中伤我的朋友,说他们不会和我有真心的友谊,只
有我们两个才堪称知心的好友。

    “我不止一次地解释,我有很多的好朋友,他们虽然有缺点,但心地和善,关
键时刻能尽朋友的情谊,我还表示希望李涛也和他们认识认识,成为朋友,朋友多
了路好走嘛。”

    “李涛狠狠地拒绝了,他说,希望我们来共同珍借现在的友谊。别人的加人会
损害这种亲密的关系,最后他希望我断绝和其它朋友的来往。”

    李涛和洪宇果然不久就分道扬镳了,洪宇的预料不幸言中。但洪宇还是常去看
李涛,虽然李涛的态度十分冷淡。

    洪宇说,他至今还没有交到朋友。

    友谊不是爱情,你如果希望你的朋友像妻子一样对你忠贞不二是不可能的,爱
越专一就越甜蜜,友谊则不一样,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不是一条狭窄的胡同,
友谊本来就是很多人的事,朋友多了苦恼会少,朋友少了苦恼会多。你应该看到这
一点。你是这样,你的朋友也是这样。

    4.别控制和依赖朋友

    朋友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意义的控制者或依赖者,这些不属于友谊的范畴,只不
过是习惯罢了。但它却影响着你与朋友的关系。如果你摆出控制者或依赖者的架势,
你就不可能体会友谊的真正含义,你也不是一位真正的朋友。

    健全的和不健全的友谊之间有一条细微的几乎模糊不清的界限。有些人与朋友
的关系恶化、令人失望或极其令人不满,他们往往无法区分健全的和非健全的友谊。

    所谓不健全,是指双方的关系不平衡,一方总是依赖于另一方,唯他(她)是
从,一方总想控制另一方,一切以自己的意愿办事。

    黛博拉坐在客厅里、紧握着拳头气愤地说:“我永远也改不了,我一错再错!”

    黛博拉所指的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听从她的朋友嘉莉劝她做这做那。这一回,她
听了嘉莉的意见,把她的厨房糊上一层最新式的红白条墙纸。“我样一块去商店选
中了这种墙纸,因为嘉莉喜欢这一种,说这墙纸能使整个房间活跃起来。我听了她
的话。而现在,是我在这个蜡烛条式的牢房里做饭。我讨厌它!我怎么也不习惯。”
她感到,这一折腾既花费了钱,又一时无法改变。

    黛博拉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对选墙纸一事愤怒,而且气愤自己又受了嘉莉意志的
摆布。同样也是嘉莉,说黛博拉的儿子太胖了,劝她叫儿子节食。她还说她的房子
太小,使她为此又花了一笔钱。

    黛博拉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会尊重自己的意见。过去她的意见总要事先受嘉莉的
审查或者某个类似嘉莉的人物的审查。后来她有了进步,尽管嘉莉说那双鞋的跟
“太高,价也太贵”,她还是买了那双高跟鞋。黛博拉回忆说:“我差点又让她说
服了。但我还是买了,因为我喜欢,您可以想象当时嘉莉的脸色多难看!”最有趣
的是,最后嘉莉自己也买了一双同样的鞋,因为鞋样很时髦。

    黛博拉现在所做的调整只是与另一个女人的关系的界限。她仍然把嘉莉当作好
朋友。中断友情或逃避现实都不能解决她的问题。她还需要经过几个阶段的努力,
才能完全摆脱嘉莉式的控制,她们才能成为平等的真心朋友。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类似的朋友,在特殊情况下,人的人愿意受朋友的控制,是
因为他缺乏主见,产生了对朋友的依赖,而过分的依赖会让朋友产生烦感。

    苏珊是位年轻妇女,她愿意让一位朋友摆布她的生活。与黛博拉不同的是,苏
珊却是主动要求受控制。当她的垃圾处理装置出毛病后,她给好朋友玛莎打电话,
问她怎么办。订阅的杂志期满后,她也去问玛莎是否再继续订。有时她不知晚饭该
吃什么时,也给玛莎挂电话问她的意见。玛莎一直像个称职的母亲一样;直到有一
天出了乱子。那天,玛莎的一个儿子摔了一跤,衣袖给划了个口子,需要缝针。苏
珊又打电话问问题了,由于非常疲倦,玛莎严厉地说道:“天哪!看在上帝的份上,
苏珊,您就不能自己想想办法?就这一次!”说完就挂了电话。

    苏珊对玛莎的拒绝使她感到迷惑不解,她说:“我还以为玛莎是我的朋友呢。”

    过分的依赖会损害你和朋友的关系,而且是双方的,朋友并非父母,他们没有
责任指导和保护你的义务,他们能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代替,你必须清楚,他
只不过是朋友而已。

    你自己不能做决定,缺乏主见,就会使你受到朋友正确或错误的意见的影响。
为此,你应该立刻决定,摆脱对朋友的依赖。

    有的朋友正相反,他们不可抗拒,盛气凌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总喜欢指手
划脚,不管朋友的想法如何都要求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做法无异为友谊
的发展埋下了不祥之笔。

    卡罗琳,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她有这样一个女“主人”式的朋友。新
搬到这一居民区,卡罗琳急于找朋友。这时,莉拉钻进了她的生活,像只母鸡式的
把卡罗琳藏在翅膀下。不久后,卡罗琳发现,莉拉不仅是只母鸡,还是只蜂王,她
是位社会团体的总裁,整个团体是由她的朋友和她们的丈夫们组成的。

    “起初我挺喜欢他,”卡罗琳说,“我是她的特别好友,她要我干啥,我就干
啥。有时我感到似乎受她的压制,但我不知该怎么办,因为我的确喜欢她,希望与
她保持朋友关系。但我逐渐不喜欢只是听从她了。”

    卡罗琳意识到,如果她真想与莉拉或任何人交朋友的话,她应该学会与朋友平
等相处,有往有来,互相帮助。也就是说要弄清自己要干什么,并把它付诸实施。

    如果你想对朋友说,“你应该”、“你不应该”、“你最好”、“你必须”,
那么你无疑是想控制朋友的生活,这种做法,会使朋友感到很不愉快。

    如果你是被控制的,不要认为有人为你操心一切是再好不过的了。控制你的朋
友不是知心的朋友。一旦你把自己从他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就会出现奇迹,你
和朋友就会变得平等。

    同样依赖朋友,会逐渐使你丧失积极生活的能力。你要学会逐渐建立自己的自
信心。

    5.不能毫无顾忌

    人最容易在自己最好最亲密的朋友身上吃亏。

    正如安全的地方,人的思想总是松弛一样,在与好友交往时,你可能只注意到
了你们亲密的关系在不断成长,每天在一起无话不谈。对外人你可以骄傲地说:
“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可言。”但这一切往往会对你造成伤害。

    露斯上大学后便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医学专业,专心于创作。值得庆幸
的是,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知名的专栏作家乔依娜,她们成了知心朋友,无所不谈,
乔依娜悉心指教,露斯不久便寄给了父母一张刊登自己文章的报纸。

    一个人在挫折时受到的帮助是很难忘记的,更何况是朋友,露斯与乔依娜几乎
合二为一了,一同参加鸡尾酒会,一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露斯把乔依娜介绍给她
所有认识的人。

    但这时乔依娜面临着不为人知的困难,她已经拿不出与名声相当的作品了,创
作几乎枯竭了源泉。

    当露斯把她最新的刨作计划毫无保留地讲给乔依娜听时,乔依娜心里里闪过了
一丝光亮。她端着酒杯仔细听完,不住地点头,罪恶想法就产生了。

    不久,露斯在报纸上看到了她构思的创作,文笔清新优美,署名是“乔依娜”。
露斯谈到她当时的心情时说:
          我痛苦极了,其实,如果她当时给我打一个电话,解释一下,
      我是能够原谅她的,但我整整面对那张报纸等可三天,也没有任
      何音讯。
          半年之后,我在图书馆遇到可乔依娜,我们互相询问可对方的生
      活,以免造成尴尬。然后,很有礼貌地握手告别。

    自那件事以后,我们俩个人全都停止了创作。

    与露斯相比苏珊可是一个具有男子性格的女人。她的朋友是个十分漂亮的模特
儿,相似的是这对朋友同样过往甚密。苏珊的衣服完全由朋友帮助进行挑选。为了
试穿,有一次,两人在苏珊家整整折腾了一在。第二天丈夫看到两人的模样大吃一
惊。苏珊乐得抱起丈夫又蹦又跳。

    周末,苏珊路过咖啡店时,看到了一对熟悉的身影,是丈夫和她的朋友在约会。
事实比苏珊预料的更坏,朋友和她丈夫已开始同居了。

    苏珊冷静地退了出来,她告诫女儿说:“衣服一定要自己挑选。朋友帮不上什
么忙。”

    好友亲密要有度,切不可自传关系密切而无所顾忌,正如中国一句古话“见面
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亲密过度,就可能发生质变,好比站得越高跌得
越重,过密的关系一旦破裂,裂缝就会越来越大,好友势必会成冤家仇敌。

    6.莫打听隐私

    也许有一天,你兴冲冲地闯进了朋友的家里,一面甩着自己头发上的雨珠,一
面高声喊叫,而你的朋友却慌慌张张地赶着什么东西。此时,请你不要追问,因为
这是他独有的秘密,你更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有意疏远你,不相信你。

    心中藏着属于自己秘密的人会认为,这是他们的权利,朋友没有必要占有它。
劳伦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秘密,那他不是一个可靠的人。”

    林宇轩至今还在为三年前的行为懊悔。那时他有一个分不开的好友吕健,两人
性格还异,字轩开朗、好动,无拘无束,合健细心、沉稳,正是两人不同的个性才
吸引了对方。生活中他们犹如球场上一对配合默契的双打选手,互相弥补着对方的
不足。在公司里业绩显著,令人羡慕不已。

    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林宇轩带着女友逛商场购物,路过吕健的住所,顺便去
看看朋友的生活。打开吕健的房门,里面整洁有序,而人却不在,他和女友一起坐
下来等,手脚从不老实的他在朋友家更不闲着,为了显示和朋友的关系比铁还铁,
他乱翻了一通儿。女友一再劝阻,他毫不介意,突然他从抽屉的紧里面摸出了一个
精致的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一片空白第二页夹着一张剪下的报纸,是记录一女
青年不幸被歹徒强奸致死。那女青年的名字被两块血迹掩盖,报纸的最下面是吕健
的一行笔迹:“我的爱情随着你死了,我要加倍惩罚我。”字轩大吃一惊,难道那
女青年是吕健的女友?此时,吕健抱着一撂书推门而人,当吕健看到林宇轩手中未
及放下的笔记本时,立即扔下手中的书,劈手将笔记本夺了过来,他愤怒地大喊,
“滚!离开这儿。”宇轩觉得当着女友的面,吕健做得太过分,一气之下离开了。
走出很远,还听见吕健在大声的喊叫。

    那天之后,吕健再也没有到公司上班,林字轩认为吕健的气量太窄。很长时间
林宇轩才登门去道歉,但遇到的只是吕健的一房亲戚,吕健已去了南方。宇轩非常
难过。他知道,那张报纸,那两块血迹,那一字一字包含着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
在好友吕健的心中已沉淀为一个秘密,一个只有吕健才能占有的秘密。

    半年以后,林宇轩收到了合健的信,信中只写了一句话:“你看了不该看的。”

    同样的悲剧,如雪也经历过,她曾因偷听了好友的一段电话,而结束了友谊。

    好友苏敏快要结婚了,如雪欢天喜地,比自己结婚还高兴。一天,苏敏在家向
外打电话,如雪想听听马上结婚的好友,还要说什么知心话,以便取笑。谁知苏敏
打给的不是未婚夫而是医生的电话,原来婚前检查发现,苏敏根本没有生育能力。
结婚以后不能要孩子.苏敏优心仲仲,想询问医生可以不可以挽救。如雪听到的就
是这个电话,她的心一下子也沉重起来,后来她将此事告诉了另一个好友,谁知此
事被苏敏知道了。苏敏非常气愤,结婚那天,都没有邀请如雪参加。一对好友因此
产生了隔阂,最终导致分道扬镳了。

    朋友要保守秘密并不是对你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负责。你同样也需要保守自
己的秘密,这一切并不证明你和好友间的疏远;相反,明智的人会认为,如此双方
的友谊更加可靠。

    斤斤计较,你一定会失去好友。同样,在你朋友觉得难为情或不愿公开某些私
人秘密时,你也不应强行追问,更不能私自以你们的关系好而去偷看或悄悄地打听
朋友的秘密,因为保守秘密是他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凡属朋友的一些敏感性、刺
激性大的事情,其公开权应留给朋友自己。擅自偷听或公开朋友的秘密,是交友之
大忌。
 楼主| 夜未央 发表于 2003-1-18 04: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7.给朋友面子

    维护朋友形象是你和朋友都应该做到的,这种方式犹如给你们的亲密关系罩上
一层保护膜,让友情在那里滋润成长。

    令朋友在公共场合难堪,会让你后悔终生,友情破裂。《绅士》杂志1976年4月
号曾记叙下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英国人为了做好一笔生意,事先订下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计策,那就是一
个人先出面谈价钱,订得价格要高出几倍,谈到进入缰局以后,另一人再出面调停,
并指责第一个人的贪婪和无知,借机获取良好的顾客印象,然后做成买卖。事情正
像他们估计的一样发展,谈判很快地进入了僵局,谈判人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向第
一个人说:“不,先生,您的开价让我难以置信,如果您不是开玩笑的话。”第二
个英国人马上出场了,他大声指责他的同伴蠢笨无知,还不如乡下的一头驴子,只
知道贪婪地张着没有牙齿的嘴。他的大声喊叫引来了周围许多人的注意,这时他的
同伴忘记了在演戏,愤怒地站起来给了他一拳,并说:“你难道不知道我以后还要
在这里陪着小姐喝酒吗?”聪明的谈判人看出了端倪。计策宣告失败。

    文章评论说:“朋友的形象是你们共同的旗帜,不论关系多么亲密,请你不要
砍伐它。”

    而现实生活中,牢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以密友相称的人为了证明一切,把当
众指责、揭露看作一种证明的手段,往往导致友人的不满。

    莉莉和朋友一次去酒吧,正巧遇到了以前的几个好友,她们是在迈阿密认识的,
真是有缘,在纽约她们又见面了。谈话的时侯,她们把目光转向了莉莉的朋友辛迪,
莉莉高声喊着:“这家伙是个女鬼,吸毒是个能手,却是性冷淡者。”同伴们哈哈
大笑,莉莉还拿了一把香蕉放在了辛迪的头上,引得周围的人一起起哄。辛迪愤怒
地把香蕉摔在了地上,掏出了莉莉的车钥匙放在了桌子上,疾步离开了酒吧,临走
时转头对莉莉说;“我永远也不愿意见到你这个不尊重我的家伙。”

    亲密的友谊,不应该是粗鲁的、庸俗的。在理解和赞扬声中,友谊会不断成长。

    8·莫送重礼。

    你可见过山间泉水,潺潺流动叮咚作响,有节制有理智的交往,才是涓涓细水
源源流长。

    朋友之间物质上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害怕朋友送礼时的笑脸,尤其是
重礼,因为那将意味着同情或者是深厚友情的暗示。如果礼物带给朋友的是自卑、
压抑或无法回报的沉重,那么友谊是否可以采取“君子之交谈如水”的态度呢!

    旁人看来李星达实属幸运,在一系列的打击中,他得到了好友衡源坚实地支持,
使他得以走出“灾祸”的沼泽。

    李星达的生活在惊涛骇浪之后,逐渐平静下来,这位坚强的汉子凭借自己的劳
动让生活出现了曙光。但他心里的沉重一点也没有减轻,好友衡源为自己付出得太
多,简直让他无法回报。

    严重不平衡的交往仍在维持,衡源主张李星达夫妇搬进自己的旧居,一是住房
面积大,二是临街又处于闹市可以做点买卖。李星达知道那处房,衡源是前两天才
退掉的,心里不想去,但盛情难却,李星达还是在好友的坚持下搬进了那间房。

    之后,衡源还是常常来访,出手相当阔绰,李星达一再声明自己的生活可以维
持,表面和心里都不愿意接受。

    每逢衡源来访,星达心中犹如针刺一样痛,他甚至害怕看到那些钱和物,自卑
感折磨着他。

    直到有一天,星达开始躲避衡源,友谊成了星达的包袱。

    朋友之间物质上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准“度”,茶浓则苦,应如溪水清而淡之。

    9.该拒绝。别迟疑。

    诚然,帮助朋友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动地和心甘情愿地帮助需要你的朋友。但
是,如果你是被某种心理上的压力所迫,对一切都点头答应,实际上是在屈服于另
一种性质的某些动机,例如需要得到别人接受或赞扬,害怕给朋友带来不快和麻烦,
希望别人对你感恩,有朝一日得到报答,等等。

          看到邻居离去,我心中并非没有歉意。我对她说的“以后常
      来玩儿”,也是发自内心的。但当我收到她的来信,得知她打算
      带着孩子和狗一起到我家住两三个星期时,一时感到十今为难。
      直说了吧,平时我们喜欢陪伴的朋友,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愿意成
      是生活在一起的人。可是,我怎么能对朋友说“不”呢?所以,我
      就虚伪地复信说,很高兴见到他们。
          为什么不能坦率地对她讲,我很愿意招待他们几天,但住三
      个星期又实在太长呢?毫无疑问,和很多人一样,我害怕说“不”
      字。当我不想答应别人求我的事情时,我又不能毫无愧意地拒
      绝人家。

    其实,拒绝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负责任的表现。懂得自重,就应该学会说“不”。
在什么场合呢?先谈以下几种:

    (l)当所期待的帮助是欠考虑和不合适的时候。假如一个女友想请你开车送她
到130公里外,以便赶上夜里去巴黎的飞机,那么她肯定有其他交通手段可以选用,
你完全有权利认为这一要求欠考虑,可以拒绝。相反,如果她是接到紧急通知奔赴
病危母亲的床前,那么,你一定要主动提出送她直接到医院。

    (2)当有人想干扰歪曲你的某种信念时。你永远不要认为有义务为他人说谎,
比如,一个朋友为了离婚,希望得到你对其有利的作证时。不想违心地办事,就要
敢于说“不”。

    (3)当有的朋友提出让你代替他完成某种义务时。比如,对朋友父母的关心,
应该是他应尽的义务,你不能代替。

    (4)当你仔细地权衡利弊后认为需要表明某种态度时。住很遥远的父母希望你
带着全家到他们那里去过春节,而你的朋友希望你留下帮他谈成一笔可以赚大钱的
买卖,可以拒绝,也谈不上自私。

    也许你会说:拒绝,可以。但怎样拒绝呢?以下有几个建议:

    (l)立即答复,不要使对方抱有不能实现的希望。要打消为避免直接拒绝而寻
找脱身之计的念头。请不要说,“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时侯行不行”等等。
明确地告诉对方:“实在抱歉,这是不行的。”

    (2)不耍以为每次都有必要说明理由。在很多时侯,你的拒绝会比提出的要求
更明确有力,这一点尤为有效。比如,朋友在家庭生活中节外生枝,让你帮助监视
他的妻子。你就可以说:“不,如果你连妻子都不信任,你还会有朋友吗?”

    (3)努力以一种平静、庄重的方式讲话给你,希望帮忙去对付另一个人,你就
可以说:“我担心对方也在找朋友,不如由我负责你的后方。”

    1O.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少人交友是为求心灵的沟通。人除了物质,还有意识,吃饱喝足、就要想事、
而这些事,一个人“独吞”是很难受的,必须找人来交流。无论你的情感隐私,还
是遭遇,憋在心里,时间久了,便如鳃在喉,不吐不快。

    君子之交,是为了心灵的沟通。它最不具有功和利的目的性。而它对中国人影
响之深也让人感叹。在一个特别重视交际、讲究关系的民族中,是不该以“不善交
际”为美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君子之交,因为它强调的是“淡、简、文”,甚
至“木讷内”。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庄子的名言。与《中庸》上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是一个道理。君子的交友之道,如淡淡的流水,长流不息,源渊流长。今人将交友
比作花香。说“友谊就像花香,越谈就越持久”,与古人有异曲同功之妙。

    在中国,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的做人法则,掌握了这种方法,便会在生活中游
刃有余。交友也讲中庸,除了“淡而不厌”外,还要“简而文”,“温而理”,简
略但是文雅,温和且合情理。

    交朋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让朋友围绕着你的爱好转,让一个世界都是你的
色彩,也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取笑朋友的爱好、兴趣。“和而不同”,尊重自己,
尊重朋友,你不必跟在朋友的后面,亦步亦趋,也不必强迫人意,使人同己。客观、
冷静、明智,才不会举措失当。

    君子之交,是一种心灵、精神的沟通,要崇尚自然,不是刻意地为交友而交友。

    君子之交,就要去除功利的目的。保持一种淡的感觉,而非首若饴的滋味。

    11.不要过于苛责朋友

    精明善察,是一个人的优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精锐的洞察力,能了解世
事百态,面子人情,甚至能尽快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是一种财富,怎么利用它,
主要在于洞察百态之后的反应。假如能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友方法,那么
这笔财富算是用在点上;倘若过于苛责朋友,挑鼻子挑眼,发现他这也不好,那也
不对,那么再好的洞察力都交不到好友。

    《莱根谭》上说:“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对
于别人的顽固的行为,应善加开导,而不是忿而疾之,试想,两块顽石相撞,怎么
会撞出友情?

    至察其实并不错,错在于至察之后,不懂怎样待友。人们住往能够将别人的缺
点看得一清二楚,却暗于自己,忽视自己的缺点。看清朋友的缺点并不是坏事,若
能分别对待,有益无害。“不责小人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
亦可以远害。”

    不责小人过,就是不要责难别人的轻微的过错,人不可能无过,不是原则问题
不妨大而化之。“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不可太严厉,一定要考虑到对
方能否承受。

    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朋友的过失唯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
理起来,不讲方法,只图泄一时之愤。几个朋友同室而居,其中一个常常不打扫卫
生,常常不提水,另一个朋友就常在别人面前说那人的坏处,牢骚满腹,久之,传
人那人的耳朵中,室中的气氛越变越坏,两个开始冷战,一屋子都不得安宁。这就
因小失大。

    不发人隐私。就是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揭发朋友的隐私,是没有
修养的行为。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东西,总爱探求别人的隐私,关心别人的
秘密,不仅庸俗,而且让人讨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朋友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
给别人惹来意外的祸灾。

    朋友与朋友之间,不能太过亲密,亲密易生侮慢之心,对于别人的隐私,他放
在心里不愿与体分享,就该放下好奇心。何况自己一定也有隐私,“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假如朋友告诉你他心之所思,你更该为其保密,他既然这么相信你,那
么你一定要学会珍借这份友情,对于朋友的秘密,三缄其口并非难事,就像朋友的
东西寄放在你那,你不可以将它视为你的,想用就用。

    不念人旧恶,就是说不要对朋友过去的坏处耿耿于怀。人际间的矛盾,总会因
时因地而转移,事过境迁,总把思路故在过去的恩怨上并不是明智之举。记仇的朋
友是可怕的,他不一定会在什么时候,记起你对他犯下的错误,也不定在什么时候,
他会给你一下,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与朋友交往,学会忘记,忘记在一起
的不快和口角之争,下次见面还是好朋友。

    还有,就是对于朋友生活、工作中的习惯,给予尊重。如果说,在朋友做人中
所出现失误,你尚可以埋怨一二,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个人习惯,你再挑三捡回就
不是可原谅的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与你相同,尊重朋友的习惯是最
起码的要求。一人可以至察,但至察后要有更多的“徒”,而不是无“徒”,孔子
弟子三千,不尽相同,孔能因材施教,就是至家的结果。

    《莱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
之量,不可待好法独行之操。”

    一块堆满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能长出许多茂盛的植物,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常常不会有鱼是来繁殖。君子应该有容忍世俗的气度,以及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
不可自命清高,不与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人往往缺乏容忍朋友的缺点的雅量,其实世间并无绝对的直理,而且正邪善恶
交错,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交朋友须有清浊并容的思想,一个人若想创造一番
事业,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能容天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必须有牙量容人的胸襟。

    12.留一步,让三分

    “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
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朋友相处常常就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
盾时,不可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胜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莱
根谭》上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的
一种手法。”

    留一步,让三分,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
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个人住活中,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
个人利益,谦让一下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
即是“进”,“与”就是“得”。

    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的进一
步打下基础。给朋友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

    交朋友,就像在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退有进。有时,退一步路更宽。可能
有这样的经历,去登一座有名的山,往往会直奔主峰,一是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气魄,二是听说峰上有日出,有佛光,有云海,十分迷人。所以对沿途的景色不
屑一顾,等到了峰顶,大已气喘如牛,满头大汗,结果没见到日出,也没见佛光,
偶见云海,又觉得不过如此,扫兴而归。假如换一个角度,不要将目标定在顶峰,
而是走到哪算哪,不慌不忙,一路走去,从容赏景,会觉得处处美不胜收,还会有
意外的发现与惊喜。

    交朋友也同样。古进与刘文是同窗好友,他俩学成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
有一个经营推销的位子空下来,两人只能去一个。谁都知道,这是个肥缺。但古进
还是主动让与了刘文,自己去文教科作职员。闲下来,他写了几篇爬格子的文章。
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到报社,居然发表。以后,他坚持写,以致小有名气,成为单
位的“一支笔”。

    这一种方式,不刻意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热拗反而只能徒增烦
恼。以退为进,这种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有成效。古进的自
我筹划。就让他找到更广阔的天空。朋友间要退让一步,退一步会发现,活动空间
是宽阔的,行为会有多种的选择。

    让三分还在于,同朋友分享利益,也就是“味让三分”。

    王总工程师,因一项专利发明,而获利20余万元,他除了请领导、同事的客之
外,还与妻子买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拜访了许多的朋友。他
对朋友们说,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帮助、关照,让朋友也高兴高兴。

    当你的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必要时,牺牲一些自己利
益。假如王总得益独享,一毛不拔,本身他的好运已让朋友心有所想,甚至不平衡,
如此一来,更会引起朋友的疏远和看不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用心琢磨一下便
会明白,锋芒不可太露,出头的椽子往往先烂。

    退让三分,必须在一个“忍”字上下功夫,学会忍耐朋友的小缺点,小错误,
甚至忍耐朋友的不公和无礼。

    一帮朋友在一起吃饭,一朋友将一碗热汤弄翻,洒了旁边一位朋友一身,他连
忙道歉,说不小心,岂知旁边的朋友没容他说完,便对他说:“烫到你了吗?”

    这一句颇关心友人的反问,其实更胜过他说没关系。那只是一种容忍,而这句
反问则让他由被动地忍转为主动的关心。倘若,你被弄了一身汤,你只是皱皱眉头,
尽管一个小动作,给朋友的感觉也会不对劲,他也会道歉,也知道他的失误,但你
的这个动作,会让他吃到不对的味道,且不说你埋怨他几句。

    假如一个朋友误解了你,当时他正在气头上,那么你最好不要去辩解,即使他
口不择掺言,你也要学会原谅他。事后,当他知道真象时,他自然会对此表示歉意。
活在世上,本来事情就千头万绪,又何必再为一些小事徒增烦恼呢?有些事,最终
会让朋友明白你是无过的,那么,你最好跳出三界之外,忍一时风平浪静。
~伊冰~ 发表于 2003-1-22 1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文中某段来讲~!         
只要你抱着一颗待人真诚的心~!~
再加上你的对世事的认识!~
时刻坚定!~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
我想~定会找到真正的好朋友!~
小人也会在你面前原形必露的!
五湖四海 发表于 2003-2-16 1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COLOR][/SIZ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5 05:08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