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翻开相册,总是很难找到一张“最近”的照片,才明白时间确实过的太快了;第一次见网友是在半年多前。那时的我,是一包弄湿了引信的炸药,虽然也颓废,但是心藏着激情。
本来以为是玩笑,可到那天我才知道,真的有两个网友过来。于是我约了上海的一个女孩同来,我晓得她们是“一起”的。其实,我和上海的这位也不是很熟,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游戏规则。假如有两个人B和C,他们本来是不说话的,但当他们一同被关在牢狱时,又进来一位A,A和B以及C的关系更僵,老死不相往来,这时奇怪的一幕就出现了,B和C不但打招呼,而且还像朋友一样寒暄。(在我学的高分子领域,也有类似的现象,叫“链段排斥效应”)我邀上海的朋友过来,只是由于我和另外两个女孩更不熟悉。这个道理在见面的时候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因为我觉得还是故事的女主人公更可爱一点,呵呵。我给她起个名字,叫“薇”。
在车站旁的一个Hotel我遇见了除薇外的两个女孩,然后是她;了解到她们是因为有个华东六日游里刚好包括杭州的一站,所以顺道来见我。后来她们对我说,对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平静,若无其事的样子”,起先都没敢想我就是去见她们的人。我知道,那可能是内心慌乱而招致的一脸的茫然吧,哈哈。
已是傍晚,我们直接往西湖走;在湖边的一个饭店吃了晚餐。我多点了两个菜,完了发现自己身上的钱不够,那个上海女孩帮我买了单,我戏称以后去上海时回请她。
我们坐在苏堤上聊着彼此;当时我的语言功能还未被开发,所以多半是在倾听。晚风轻拂,微波荡漾,有人在船头悠扬的吹着笛子,压断了湖边情侣的低语。远处新修缮的雷锋塔金光灿灿,断桥边挂着不知谁家孩子放的纸鸢,绿色的灯光在绿色的湖面上幻化出曼妙的影。月笼寒水烟笼纱,西湖的夜真的很美。大家慢慢的熟悉起来,接着就合影。拍照时,我的左手拨开垂下的柳枝,但是又不能伸的太高,于是在照片上,我的手就成了很自然的搭在薇的肩头。(可惜我没看到这一张)
晚一点的时候,我们就沿着苏堤、白堤一边拍照,一边走回去。等从她们的住处回来,夜已经深了。我知道,第二天,上海女孩要赶回去上班,另外两个也会乘飞机回到自己来的地方。这一天没给我留下特别的记忆,除了新奇,就是累,于是我呼呼的睡去。
第二天十点左右才被电话惊醒,是薇打来的。前面她还发了手机消息,可是我正睡着,没看到。她告诉我,登机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丢了,一个旅游团只留她一个人走不了,靠!
—To be continue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3 10:42: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