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3|回复: 1

经济年均7.2%的增幅能否持续18年

[复制链接]
五湖四海 发表于 2003-2-11 20: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排在世界第六,但人均GDP却仅排在第140位左右;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56美元,相当于当年世界排名第一的挪威的2.29%,中国经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GDP翻两番关键在农业,农业问题关键在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走城镇化道路;
  ●只要社会保持稳定,以中国这么多年经验的积累,经济增长率不会突然掉下来。     
    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我国到2020年的经济总量就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就意味着,在今后18年的时间内,国民经济要保持年均接近7.2%的增幅,那么今后的国民经济发展究竟能否保持这样的高增长速度,本期视点与您共同关注——
    问题一: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就要求今后18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2%,中国经济有这样的发展空间吗?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一位长期研究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和制度的学者型官员,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些数字,用以说明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反映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人均GDP来看。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虽然排在世界第六,但人均GDP却仅排在第140位左右。如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56美元,相当于当年世界排名第一的挪威的2.29%;排名第二的日本的2.32%;排名第三的美国的2.44%;排名第四的瑞士的2.49%。
     --从产业结构看。美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占70%以上,英法德日等国均在60%以上,而我国只有33%左右。即使考虑统计方面的误差,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至少也在20-30个百分点。
     --从最终使用即需求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消费比重会呈上升趋势。美国的消费率(即消费占GDP的比重)在80%以上,投资只占20%以下。而中国的消费率只有60%多一点。
    问题二: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占14.5%。2000年三项未达小康标准的指标均在农村。翻两番,农业会拖后腿吗?
    只要农民可转移,来自农业之外的收入逐年上升,三农问题不会拖GDP的后腿,而是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根据1991年确定的小康社会16个基本监测指标,到2000年,尚有三个指标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不难发现,这三项都集中在农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一位对三农问题了然于胸的经济专家对记者说,只要农民可转移,来自农业之外的收入逐年上升,三农问题不会拖GDP的后腿,而是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据陈锡文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家在GDP达到1万亿美元以后,都用了不到10年就翻了一番。但同样是GDP达到1万亿美元,我们与这些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这些国家大部分人口都在城市,而我们还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在农村;二是农业在GDP中的比重,日本当时不到10%,美国不到6%,我们是14.5%。
    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占GDP比重高,对我们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既有利也有弊。农业的增长率比二、三产业要低,因此,农业比重高且增长缓慢,对GDP总量增长的直接影响不利。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必然会逐步下降。农民大量向城镇转移,在二三产业中创造新的增量的潜在可能性比较大。
    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它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要保持良性循环的发展势头,需要进一步解决好农业人口的就业。别的且不说,如果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不解决,农村就不会稳定,农村巨大的消费空间就不能开拓。
    解决三农问题,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人们自然会想到城镇化。陈锡文说,中外学者有一个共识,21世纪中国经济有三个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城镇化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据测算,建成一个四、五万人的镇,人均投资不低于4万元。陈锡文为记者提供了一个例子:浙江龙岗镇,1984年建镇时只是三个小渔村,3000多人口。建镇以来,总投资规模达70多亿元,现在人口达到十二、三万。他说:"如果中国出几千个龙岗镇,那就不得了"!
    问题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历了20年9%左右的高速增长后,都出现了减速。过去2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3%的高水平。今后18年,中国经济会减速吗?
    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看,在经历了20年的9%左右的高速增长后,都出现了减速的过程。有的增速明显回落,如日本经济,在1973年-2000年,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81%;有的则继续保持较高的年平均增幅,如新加坡、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仍保持了7%、5%和6%以上的较高年均增长率,只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才出现较低的增长或负增长。
    同在亚洲,我们正在经历着这些国家和地区曾经经历过的经济增长过程,但许宪春根据自己一贯的研究认为,中国经济能够避免象日本经济那样,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长期陷于低速增长区间。这不仅因为我们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保障是党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不动摇。此外,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党和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强,能够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现象的发生。
    许宪春拿出了我国GDP增长曲线,它清楚地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民经济的增长呈现大起大落的状况,而近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越来越强。他说:"尽管我们的问题很多,但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只要社会保持稳定,我相信有这么多年经验的积累,中国经济增长率不会突然掉下来。"
    (人民网)
用言 发表于 2003-2-16 21: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均GDP不增长又有什么用,每年都看到报道说经济增长多少多少,现实生活却不见人们有什么增长,反而有降。
老话重新说:讲经济不实际。是不是再重新应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4 21:00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