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8|回复: 1

看不见的城市

[复制链接]
妮子 发表于 2004-2-7 07: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不见的城市
--转贴自 maire claire美丽佳人电子报

travel guide for the soul

采访撰文/廖蓓莹 摄影/詹朝智 图片提供/Corbis


也许单纯地因为忙、也许勇气不足、存款余额堪虑。在某些时空条件限制下,无法动身前往那一心想望的、犹如世界尽头的国度。不过爱旅行贪玩的心性是很难被隔离的。就让音乐向导锺适芳、书籍向导罗智成、美食生活向导叶怡兰、电影向导贫穷男,引领我们进行一趟大开眼界的心灵之旅。




看不见的城市之一:埃及开罗

非洲第一大都市,《一千零一夜》说,没见过开罗的人,等於没见过世界。
人口:约1千6百万
语言:埃及阿拉伯语
主要景点:吉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死亡城之北方墓园、南方墓园



尼罗河之水流过,世界从此被孕育、灌溉。向南走,我们来到了埃及开罗,这个融合著旧穆斯林传统与新兴商业活动的城市。古老神话跨越时空与旅人相遇,金字塔、圣书壁画、法老王的咒语,经历一场最真实不过的冒险游戏。在大开罗区一趟游历,风沙吹过、烟尘弥漫有著说不出的苦,若不在4、5月春夏之交前往,极有可能抵不住烈阳、温差难耐。但是清真寺回教艺术、大市场内小贩叫卖的香料、古董、编织品,统统教人目眩神迷,你於是挥一挥汗,旅程再度继续。

如果要营造旅游氛围……

罗智成推荐直接去阅读威尔杜蓝博士《世界文明史》之埃及卷,而英文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对照的《死者之书》(The 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全书尽是1400年前祭祀死者的祷词、与埃及所崇信的众神之名,汤气回肠、气氛诡谲至极。

电影《神鬼传奇》的声光效果多少可以满足关於古文明的想像,但是贫穷男认为《第五元素》以埃及考古学衬底,在希腊亚里斯多德四元素论之外,延伸未来科幻片的人性探讨层面,其实更有意思。描写19世纪末回教徒首度大规模与大英帝国抗争的《关键时刻》,是近代一点的战争爱情片钜作。

视觉神游之外,在家里吹著冷气,却能将自己的生活嵌进埃及的撒哈拉沙漠里,得靠贩卖Discovery与National Geographic频道相关产品的协和国际专卖店,其中又以仿石灰岩地形考古、挖掘恐龙残骸的乐趣这点子最新鲜。京华城8楼的世界博物馆商店,收藏许多大都会、MOMA等博物馆产品,埃及众神肖像、披肩、小首饰、纪念品不一而足,叶怡兰最著迷的是那小小一本象形文字字母对照表,古文化与文字迷不可错过。




看不见的城市之二:印度德里

印度首府,分新、旧德里两区,一趟机票体验截然不同两样生活景象。
人口:约1千4百万
语言:印度语
主要景点:红堡、迦密清真寺、甘地博物馆

不管是为了亲眼目睹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泰姬玛哈陵,或想走得更远,继续北往喜玛拉雅山区,都有可能行经印北的据点大城——首都德里。你对印度女子摇曳的沙丽、包头巾大胡子的锡克人心存想像,所以猜想保留传统印度多元风情的旧德里会比较有乐趣。虽然那儿真的吵。不就像印度电影里不时歌舞喧腾的疯狂吗?如此古老又如此奇异,狭窄街道里人马杂沓,当地建筑、服饰毫不保留地展现华丽,在高温气候加热下,体内感官接收器毛细孔全开,随即到达文化超重的饱和状态。

如果要营造旅游氛围……

怎么能不追寻这全世界最大(好莱坞产量的三倍)的电影工业的脚步,找找问鼎2002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贫穷男比喻为印度卧虎藏龙的史诗歌舞片《印度往事》(Lagaan)来观摩一番。印度许多电影明星还会被影迷选为政府官员呢。最近的新片《雨季的婚礼》探讨现代家庭的问题,《欲望与智慧》则诉说苏丹王国皇室後宫的故事。

英国剧场大师Peter Brook改编自印度史诗的《摩诃婆罗多》(The Mahbharata),长达7个小时的影片版,已发行DVD和LD,引发学术上不小的讨论与争议,有机会一定要找来看看。

印度重要的作家、又能从中获得阅读乐趣的,罗智成首推奈波尔的《印度三部曲》;而由殖民者角度撰写成的小说,英国小说家佛斯特(E. M. Forster)的《印度之旅》也是钜著。墨西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兹的《在印度的微光中》,以他驻印度大使身分,回溯探讨印度的风景、文化、历史,抒情中带审视眼光,引人入胜。

直至7月20日前,国立历史博物馆所展出的「印度古文明?艺术特展」,绝对是全方位吸纳当地文化的最佳捷径。看完展後,精神饱满却饥肠辘辘的话,叶怡兰推荐「阿里巴巴的厨房」与「坦都」两家好餐厅,前者咖哩够味、印度饼好吃;後者的坦都烤鸡,香料混和优格的鲜妙滋味,软嫩度也不赖。至於印度当地爱喝加了香料的奶茶,台南瓦曼印度奶茶专卖店与台北天母的L\'Epicier都找得到。龙泉街60号有许多精采的印度服饰、家饰品,识货的人一定会喜欢。




看不见的城市之三: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据说有个地方可坐下来、写作、思考和观察,对阿根廷人来说,非常的重要。
人口:约3百万
语言:西班牙文
主要观光点:五月广场、12月11日探戈日

启程,在约莫29小时之後,就会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经历一连串军事政治争乱,又常看她为足球哭且笑,我们以为这是一座情绪化的城市。但故事总必须讲回到探戈,这上上世纪新大陆殖民时期,欧裔拉丁人在此港口发扬光大、也是她最引人入胜的特色之一,如此狂放情挑,又兼容著感性优雅,最多情,却也最孤寂。是代代承袭悲剧的民族性格使然吗?要不然旅人怎么说著说著,就这样多愁善感了起来?

如果要营造旅游氛围……

除了电影《春光乍泄》中Piazzolla令人沈醉的新探戈调调之外,玖玖文化推荐以复兴民谣为使命的前卫音乐家Dino Saluzzi两张作品:《Kultrum》由他一人包办阿根廷手风琴、长笛与打击乐器的演奏;《Mojotoro》专辑在南美特有的探戈音乐中,融入玻利维亚民谣、乌拉圭歌谣等,自由随性的演绎,在著重和弦、音阶变化之外,更是一番全然不同的情感表达,比爵士乐更纯粹、更复杂且更具艺术性。

保罗索鲁名著《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从北美到南美的火车之旅》与达尔文的《小猎犬号环球航行记》中,阅读阿根廷的故事令人兴味盎然。而《阅读地图》的作者是一名学问渊博的阿根廷人,拓展阅读境界,破除南美是文明蛮荒的窠臼想法。四月份在台北上映过的《爱情大不同》,破天荒蝉联阿根廷3周票房冠军,让人更贴近新生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男女。

美食方面,粮仓彭巴草原由於畜牧业发达,好牛肉即便烤到全熟还是能保持鲜嫩。台南一家名叫大农庄的预约制餐厅,可吃到道地美味的阿根廷烧烤。阿根廷葡萄酒讨喜的international style,滋味甜美果香浓郁,尤其是Malbec这个原产於法国波尔多葡萄品种,因为非常适合阿根廷的土地,表现抢眼。LVMH集团的阿根廷Terrazas台阶葡萄酒旗下、或者另一知名的温拿特酒庄,美酒都不少。




看不见的城市之四:芬兰赫尔辛基

有北方的白色之城之称,受俄国文化影响深。
人口:约56万
语言:芬兰语与瑞典语
主要景点:大教堂、Kauppatori市场广场

不仅只想像中的北欧恬淡风情而已,芬兰,其实是冰河千岛之国,波罗的海的女儿。三面环海潮流影响下,从碧海蓝天到冬浮流冰,赫尔辛基四季层次分明。只是仲夏时分,日落与日出间隔只3小时,夜间市场才从街头逛到巷尾呢,就已曙光既出,所以该不该重新定义什么叫通宵达旦呢,说是芬兰人平均消耗咖啡量世界第一大,想来可信度颇高。

如果要营造旅游氛围……

不如从芬兰设计入手。建筑设计大师Alvar Aalto(1898-1976)是必先认识的头号人物。他所创立的家具厂牌Artek,以芬兰当地桦木所生产的曲木家俱,精密技术结合隽永的设计,取代了冰冷的金属材质,不仅轻巧舒适、韧性高,流畅典雅的形体,直到今日还深受人们喜爱。相较起丹麦设计中透露著皇室传统的优雅,叶怡兰认为芬兰设计无非是更原始、更直接、粗犷,甚至带有一丝严肃的。其他如iittala、Arabia、Hackman,都是台湾找得到的优质家饰品牌。

高雄一家由教会牧师开的芬兰风庭园餐厅,是少数能进一步体会芬兰家庭式餐点的所在,其中由芬兰进口真空包装黑麦、经24小时发酵成为无酒精成分的芬兰家庭啤酒,特别吸引人。

贫穷男特别推荐冷面笑匠导演亚基?郭利斯马基(Aki Kaurismaki)的电影。「他的电影好好笑,但是好『冷』。」诸如《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叙述一群留著飞机头、穿尖头靴的乐团乐手,从过惯社会主义式团体生活到遭遇资本主义洗礼所发生的荒缪故事。他的《浮云世事》《没有过去的男人》等等都是佳片。

长久浸淫在世界音乐里的锺适芳,观察芬兰在北欧国家之中,文化上为相对的弱势。芬兰音乐工作者却在新编民谣的领域耕耘相当久的时间,进而带动了北欧民谣界的力量。80年代成军的娃庭娜即是在这样的浪潮下兴起的乐团,「她们首创转速加快的弹跳演唱,女巫般鬼怪的舞台风格,带动了民谣界的新生气,在80-90年代的芬兰乐坛翻动了一波波音乐浪潮,更将芬兰民谣推向世界,成为众多新民谣创作者仿效的经验。」




看不见的城市之五:捷克布拉格

欧洲最美的城市,有建筑博物馆之都的美誉。
人口:约115万
语言:捷克语
主要景点:查理士桥、旧城广场、布拉格城堡

这座城市是每个旅人的目的地,梦里总造访千百回。顺手拈来一点波希米亚兴致、混合中古炼金士的神妙气息,再努力摇滚出存在主义自我主张,这就让我们盼到了金色魔幻布拉格,但小心哪,这是个让人自以为光站在查理士桥上,就可以吸饱浪漫,吐露成一首诗的文艺之城,而偏偏真正的布拉格人,是用生命、用灵魂勇敢实践著一切的,古老美好的旧城之中,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革命,不管是以文学、民主政治、还是摇滚乐。

如果要营造旅游氛围……

请先试图深入了解捷克当代音乐。1989年共产解体以前,捷克音乐在政治当权者以维护马克思价值大旗压制下,依然活力旺盛,且与剧场、文学等其他形式的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自六、七○年代成军的传奇乐团宇宙塑胶人(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一脉承传,捷克摇滚受民谣与古典音乐的严格训练,自成一种自省冷调,绝非甜美、绝非「好听」的,重点在於「表达」、在於诉说音乐背後的精神与社会意识。锺适芳说:\'89年後至近几年,独立厂牌如雨後春笋纷纷成立,五大唱片在当地没有市场,可见得捷克音乐界在历史文化交相影响之下的独特处境。

电影方面,贫穷男推荐以《天人交战》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史蒂芬索柏格,\'91年所执导的《卡夫卡》,由杰若米艾恩斯担纲饰演。2001年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分道不扬镳》,也以捷克为背景,描述二次大战末物质缺乏时期一段情感纠葛的感人故事。

除了自己的诗作搭配摄影集《寂静布拉格》之外、和不得不提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卡夫卡《蜕变》《审判》《城堡》之外,罗智成特别要推荐Gallimard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指南,这一系列书暗示著「一种更主动的深度体验与探究的旅行者精神,一方面也让我们在出发之前,就对目标城市有了更真切的了解。透过对Gallimard的入神阅读,旅行已在出发之前开始。」
 楼主| 妮子 发表于 2004-2-7 07: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Aki Kaurismaki的《浮云世事》《没有过去的男人》是他的芬兰三部曲的前两部,第三部可能还没有拍。这两部电影里的芬兰给我的印象大概跟贾璋柯的电影给老外以中国的印象差不多,与我想象中的阿尔瓦阿尔托的芬兰大相径庭。大概Kaurismaki也是把目光对准了芬兰的边缘社会吧。《浮云世事》简直就是一部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奋斗史,《没有过去的男人》戏剧性强一些,不过主人公也都是那些住在集装箱一般的临时房子里的穷人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2 06:54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