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9|回复: 0

《金融的逻辑》

[复制链接]
夜未央 发表于 2010-2-21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言:“为何经济危机在劫难逃”给大家讲了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小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意犹未尽呢?这期读书会,我们也来看看关于经济方面的书《金融的逻辑》。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年代,懂点经济学知识还是挺好的,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防止被忽悠。

《金融的逻辑》
1112.jpg
【作者】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一项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最新作品有《金融的逻辑》和《24堂财富课》。
【书透】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不安?
为什么“养儿防老”不道德?
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为什么说西方的兴起主要靠制度而不是掠夺?
为什么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本书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告诉读者: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作者密切关注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全面驳斥了市场上流行的《货币战争》关于金融“阴谋论”的谬论,观点振聋发聩,再次起到了痛击时弊清迷局的效果。
【神来之笔】
[blockquote]“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就不要,要么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购物那样只挑自己喜欢的。”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一友谊、情感和亲戚——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培植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千万不要因为美国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中国必须学会游泳,即使要交学费,也应该去学。”
[/blockquote]
【推荐理由】
从金融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事件,让我对事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觉得其实我们并没有比古代人现代多少,我们都是漫漫旅程中的过客,现实的沉重让我们都喘不过气来。
私有化是作者的主旨,无论是否正确,历史会给予最后的评判。
作者的观点对当下的中国确实是一剂良药,因为我们正在发愁我们的内需上不去,而采用金融的融通功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知我们的当局能否意识到这一点。
作者的见解也非常独特,比如,用理性的金融视角分析传统的儒家三纲五常,结论竟然是儿女是父母人格化的养老保险,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如何做子女如何做父母。
【相关书籍】

【下载/购买】
电子版:在线阅读PDF下载地址


纸版书:卓越网当当网
PS:若对经济学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被誉为是神一样的存在。

================================


转载自:『周末读书』之《金融的逻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4-6-7 03:38 , Processed in 0.1248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