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4|回复: 0

民营资本逐鹿营利性医院

[复制链接]
五湖四海 发表于 2003-1-28 04: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中国将正式开放医疗服务业。海内外财团、医院管理集团、民间资本正摩拳擦掌进入这个领域。
  今年2月,国务院明确了全国医改的具体思路。“民营医院的政策风险已经降到最小,国家鼓励各种资本对福利性(非营利性)医院进行收购和兼并。”SOS医院行政副总监和静彬说。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最新调查,近年来,全国已兴办1477所民营医院。
  民营连锁医院的博爱投资管理公司和凤凰医院集团从2000年开始加快了办院的进程。
  2000年世界银行向万杰医院提供1500万美元的贷款,显示了国际资本对中国民营医院的垂青。
  
  垂涎6400亿元
  据统计,中国的医院年诊疗人数约为22亿人次。按医疗改革后基本医疗保险要求,全国城镇3亿职工(以个人帐户计算)支出能力为1941亿元。专家预计,未来中国的卫生支出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医疗产业总市场将高达6400亿元。老百姓对医疗卫生的关注率也呈现逐年上升之势,近4年关注率从47.9%上升到87%。
  卫生部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1年底,由各级政府和企业创办的社会福利性(非营利性)医院约有6万余家。“6万国有医院,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北京市健宫医院执行院长姜凤玺说,“单靠政府支撑如此庞大的公共医疗福利事业也是很艰难的。”
  医疗改革势在必行。“国企的今天就是国有医院的明天。”卫生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仁华说,“作为永不凋落市场的医院,对民营资本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即使盛极一时,也有走下坡路的时候,而医疗产业则完全不同,需求刚性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上海博爱医院杨国贤说,“近年来,民营资本逐鹿医院产业就说明资本家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凤凰医院集团董事长徐捷1999年以2100万元兼并了大连钢厂医院,她正是看中了大连钢厂医院经营虽然面临困境,但却有固定资产的优势。“如果医院的经营状况好了,我也就不会来了。”徐捷说。
  
  难获社保资格,
  民营医院风险凸现
  如沐春风的服务、相对低廉的收费、与国有非营利性大医院相比毫不逊色的软硬件设施,并没有给民营营利性医院带来门庭若市的盛况。上海几家较大规模民营医院的门诊量也只有100多人,最多的也仅200-300人,只是国有非营利性医院的1/10。
  医疗保险体系准入对民营营利性医院的“歧视”,是这些医院发展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上海仁爱医院的院长助理刘春龙说:“论技术,论服务,我们绝对不比国有非营利性医院差。但很多病人一听我们没有社保资格,马上就走了。”据刘介绍,营利性医院目前很难获得社保资格,而当前国人看病费用主要依靠公费医疗和社保,对综合性医院来讲,没有社保资格,就很难有病人,很多民营医院选择突出重围的办法是办特色门诊。
  据保监会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只有5000万户,远低于社保3亿城镇居民的数量。“靠普及商业保险来解决民营营利性医院的经营问题还只是远景。”北京市健宫医院执行院长姜凤玺说。
  政府给予国有非营利性医院财政补贴、优惠的税收(营利性医院按照总收入的5%上缴营业税)、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的待遇、政府调节的医疗服务价格,使这类医院的生存环境要好得多。
  民营营利性医院的投资少则3000-5000万,多则上亿。据上海仁爱医院的刘春龙介绍,仁爱医院总投资额1.5亿元,每天仅维持费就要5-6万元,而医院每天的毛收入只有2-3万元。
  “现在也许是投资营利性医院的好机会,但是一定要谨慎。”在资本的鼓噪声中,上海博爱医院副院长杨国贤作为民营医院的经营者提出忠告:“投资这类医院,特别是巨资投入大型综合性营利性医院的风险是很大的。”
  
  与外资短兵相接,
  民营医院的第二道坎
  让民营医院感到欣慰地是,随着中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其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将会逐渐消失。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吴明江说:“现有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一定会随着改革的深入得到改善。民营医院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已经出台了鼓励民办医院发展的政策,浙江、江苏等地将民办医院列入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就是说,今后到民办医院看病也是可以报销的。
  民营医院不得不面对的是,明年开始外资来华开办医院的竞争压力。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外资可以来华开办合资、合作医院,且外资比例可以达到70%。“这就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型综合性合资医院进入我国医疗市场。”北京和睦家医院公共关系和市场部助理杨湄湄说。
  “医疗市场的‘短兵相接’已为期不远。”SOS的和静彬说。在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合资医院凭借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可以较快地在中国医疗市场站稳脚跟,并不断“拷贝”其服务模式,迅速占领高中端市场。
  
  等待中国商业保险市场做大
  与一些民营医院门庭冷清相比,北京和睦家医院却人来人往。在这里,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不直接付费”的经营方式。这家民营营利性医院主要的客源是购买了国外商业保险的外籍“客人”(病人),他们看病都是由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付款的。
  而目前,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院分类管理实施给国内保险业和民营医院创造了“大有可为”的空间。据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部负责人李良军博士预测:“保守估计,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目前的潜力有4000亿元左右。”民营医院的机遇更多是要等待与保险公司一起做大中国商业保险市场。
  “我们还亏得起,希望3年可以达到收支平衡,5年创出自己的品牌。”“先树立自己的品牌,盈利是迟早的事情。”北京和睦家医院的杨湄湄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4 21:4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