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5|回复: 0

《国际金融报》:人民币稳定有助缓解全球通缩

[复制链接]
五湖四海 发表于 2003-6-9 19: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助于消除外商关于汇率波动而增加成本的担心,缓解中国目前因“非典”造成的就业压力
  ●汇率的“零和”特性,使得人为升值一国货币最终成为人为转嫁该国风险,世界总体通缩风险并不因此而减少
  
    随着今年以来美元的持续下跌,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呼声再起。而伴随人民币升值论的中国输出通缩论则如影随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月22日发布的全球通货紧缩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对外贸易份额的增加使得通货紧缩的传播效应趋势加大。尽管该报告未直接提及人民币升值问题,但文章直指中国的制度框架存在缺陷,导致货币工具的有效性降低,间接表示对中国放松汇率管制的关注。
  
    “非典”影响
  由于亚洲货币基本盯住美元,各国对外贸易的50%-85%均以美元结算,因此人民币的被动贬值对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基本不产生负面影响。只对美国及亚洲之外的、相对美元升值的国家和地区显示强势,包括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今年1-4月,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22.63%,其中对加拿大占1.31%,对澳大利亚占1.39%,尚呈逆差态势。所以此轮美元贬值,中国的外贸优势主要表现在欧洲。
  
    相比之下,“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要比因美元贬值带来的利益严重得多。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餐饮业和娱乐业等,将使今年中国GDP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长率可能为7.5%,低于原先预测的9%。因此,今年中国依靠内需和投资拉动弥补损失的期望值将高于往年。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低迷及汇率飘忽不定,中国维持稳定的汇率政策,对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进而促进就业会有重要帮助。中央电视台5月30日援引一位政府研究人员的话报道,受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的失业人数超过800万人,较2002年底上升近1倍。800多万失业人员今年的收入损失可能达到人民币400亿元。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将导致社会总消费支出减少,总有效需求降低,使得刚刚有望走出通缩的中国经济再次蒙上新的阴影。此时人民币的升值将可能令通货紧缩雪上加霜。
  
    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3月14日曾警告称,中国应当顶住外来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他认为,人民币一旦升值,对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势必产生负面影响,并降低直接投资者的在华利益。资料显示,外资在中国制造业总投资中所占比例接近50%,同时也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助于消除外商关于汇率波动或增加成本的担心,缓解中国目前因“非典”造成的就业压力。
  
    贸易与投资
  一直以来,稳定的汇率制度对中国吸收外资和出口构成强劲支撑。中国继200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FDI输入国后,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51.03%,达到178.23亿美元,增速提高22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220.25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提高21.5个百分点。其中,对欧洲出口同比上升47.3%,为243.1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对该地区的出口仅增加9%。若按出口企业性质划分,今年1-4月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到同期总出口额的53.87%,外资贸易商成为中国出口高速增长的最大赢家。稳定的汇率制度显然有利于厂商进行对外贸易和投资决策。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他的经典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至今仍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有关国际贸易问题的根基性理论,并能很好地解释国际分工现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颇具国际竞争力。IMF所指中国对外贸易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的贡献(中国出口的55%来自加工贸易,且多为中间品),这是国际分工的结果。目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通缩趋势,部分缘于国际分工向比较优势方转移导致。产业资本的低成本嗜好驱使这种转移连续不断,当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时,全球通缩即可缓解,并最终消除,与某国货币是否需要升值无直接关系。欧元区内已经统一货币,局部通缩仍然存在。因此,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调整比较劣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国际分工是解决全球通缩的途径之一。
  
    汇率的“零和”特性,使得人为升值一国货币最终成为人为转嫁该国风险,汇率杠杆变为贸易壁垒的手段,削弱该国的比较优势,但世界总体通缩风险并不因此而减少。如此,通缩矛盾必然此消彼长,在一国潮落又在另一国潮起,加剧地区经济风险。一些国家可能重新走上贫穷道路,另一些国家将渔翁得利,全球经济也将因此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
  人民币升值论源起日本,绕道美国,发展到今年2月,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向七国集团(G7)财长会议提交一项提案,希望将“广场协议”在中国重演,将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1985年,为遏制日本出口导向的外贸政策在全球刮起的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国联合法、德、英等国的财政首脑在纽约广场饭店与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此后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广场协议”后来被众多学者公认为引发日本经济衰退至今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三元悖论”的前提下,人民币继续与美元挂钩,坚持稳定的汇率政策仍是现阶段中国的首选,有利于自由贸易、吸收外资,进而优化国际分工,这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三重意义。稳定的人民币对缓解全球通缩有利,对此,IMF应有客观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4 13:55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