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9|回复: 0

『周末读书』《万水千山走遍》:心灵的旅行

[复制链接]
夜未央 发表于 2010-9-27 0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言:三毛,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个谜一样的女子。她用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
这期读书会给炒饭们送上她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非常感谢VZ童鞋的推荐!
《万水千山走遍》

【作者】
三毛,原名陈懋平,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乾卦-所以。《我的快乐天堂》哈尔滨出版社)。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书透】
本书是三毛游走中南美洲以及回访大陆故土的旅行见闻。《万水千山走遍》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中南美洲异域风情的华丽亮彩,不仅仅是大陆故乡行那浓的化不开的乡愁,更是三毛重新生活的勇气和那份重拾的潇洒,只是这潇洒更在经历了悲伤后更加让人感动。
【神来之笔】
[blockquote]“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 当飞机降落在墨西哥首都的机场时,我的体力已经透支得几乎无法举步。长长的旅程,别人睡觉,我一直在看书。眼看全机的人都慢慢地走了,还让自己绑在安全带上。窗外的机场灯光通明,是夜间了。”
“ 那个中午,阳光从厚厚的云层里透过,闷闷热热的照着这片广场。 我们还在古斯各,等待着去玛丘毕丘的火车。不看见那个地方是不肯离开秘鲁的。无尽的等待,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煎熬,就如那永不停歇的雨水,慢慢在身体里面聚成了一份全新而缓慢加重的压力。旅程在这古老的城市中暂时中断了。”
“灯光只照到他一个人,他的双手,缓缓的举了起来。演奏的人,闭上了眼睛,将自己化为笛,化为曲,化为最初的世界,在那里面,一个神秘的音乐灵魂,低沉缓慢的狂流而出。刚才的民族舞蹈和演奏再不存在,全室的饱满,是那双音色惊人浑厚的笛,交付出来的生命。一只简单的笛子,表露了全部的情感和才华,这场演奏,是个人一生知音未得的尽情倾诉,而他竟将这份情怀,交给了一个广场上的陌生人。奏啊奏啊,那个悲苦潦倒的印地安人全身奏出了光华,这时的他,在台上,是一个真正的君王。 我凝视着这个伟大的灵魂,不能瞬眼的将他看进永恒。不死的凤凰,你怎么藏在这儿?那只魔笛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整个大厅仍然在它的笼罩下不能醒来。没有掌声,不能有掌声,雨中一场因缘,对方交付出的是一次完整的生命,我,没有法子回报。舞台上的人不见了,我仍无法动弹。灯熄了,我没有走。后台的边门轻轻拉开。那袭旧衣和一只公事包悄悄的又露了出来。彼此没有再打招呼,他走了,空空洞洞的足音在长长的走廊里渐行渐远。”
[/blockquote]
【推荐理由】
喜欢三毛,从去年开始,从此佩服世间竟有这样一个人能在如此平淡无奇的语言里蕴藏那么巨大的情感能量。最开始看的是她的《不死鸟》,惊的掉下泪的,从此迷上了她的人,她的文。
这次看《万水千山走遍》,更是让我再次领略了她的魅力。我羡慕她的才华,能讲多国语言,对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了若指掌,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甚而十几年钱吃过热狗的价钱都能记得一清二楚;我羡慕她的生活,能游走于世界各地,能结交那么多的朋友,能邂逅那么多奇遇,能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和永远守望的父母;但我同情她的命运,一个心思细腻如斯的女子,怎遭的起那么多奇遇,怎受的住那么浓烈的感情,如果,她只是一个都市白领,我们会少一个奇作家,而世间则会多一个幸福小女子····可是,命运没有如果,它只是这样来了,必要人们承受,一切早就注定。
她的文章里永远充满了对生命,对人生的信仰和崇拜。所以即使渺小如你我,一旦入了她的文,必也会闪烁耀眼的如流星般短暂的光芒。如《索诺奇》里那个悲伤的空姐,《夜戏》里疯魔的音乐家,盲琴师、巫术老太太、嬉皮士、偶遇的旅人、异乡的华人、迷失的上流······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在她的笔下,都被赋予了鲜活的情感,让人正视这些生命,这里,没有好人坏人,没有年龄性别,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道德批判,只有生命的芳华。三毛对生命的信仰,从字里行间悠悠地沁出来。
三毛是敏感细腻的,不用敷述,她又是慷慨豪迈的,能和别人和风细雨,也能对人龇牙咧嘴,这样的三毛更是可爱有趣。她又是略略带点神经质的,笃信前生来世,心灵感应,物我交融,《药师的孙女》和《逃水》可窥见一斑。更让我吃惊的是她对死亡和缘分的看法,她说,墨西哥的自杀神崇拜是对人类最大的尊重和意志自由,她又说,“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份对人生的透彻和豁达让人佩服不已。所以她是热闹的,有那么那么多朋友,相识遍天下,她内心又必定孤独,和所有人事都保留相当的距离。有人说,张爱玲的文字不能看,看多了会对人生悲观,得看三毛,三毛是欢乐的。是吗?我不觉得,三毛的忧郁即使被冠以再欢乐的文字,还是向人扑面而来,三毛终究是悲伤的。不悲伤的人能做作家吗,我怀疑。
三毛之死现在还存疑,我却觉得,三毛是那种能自杀的人,本该欢乐的万水千山,前前后后提了好多次死字。就连她回乡之旅,也心心念念,“死而无憾”了。但是,即使三毛死于自杀,她也会像书中说的死在蓝天雪山之下,而不应该是医院逼仄的角落。无论如何,不死鸟还是已经死了,像谜一样,或许永远无人知道真相。但这又有什么打紧,她是三毛,即使死了,她仍活在她的作品里,诗意一样永恒的存在。 (来自“当当网”)
【下载/购买】
电子版:在线阅读PDF下载地址

纸版书:卓越网当当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4 01:15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