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夜未央

SARS备忘录:常识、症状、预防[注意]

[复制链接]
Alice 发表于 2003-4-10 0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噢,的確是好消息!
   昨晚看了上海臺的新聞發布會,說上海的那一位得"非典"的病人,病情也被控制了!
   希望我們公司的領導能讓我們早點把口罩摘下來!萬歲!!!
妮子 发表于 2003-4-11 2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了,嬉戏....大家都带口罩了?
我每天出门都带,不过没有电视上说的这么严重拉!!!
想念你们,希望大家都健康!!!
寂寞瓢虫 发表于 2003-4-12 0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们这里在北方,好象要较南方要好一点儿呢,还没有达到要带口罩的地步~
不过前天听说大庆好象都出现了呢~,吓得偶要S~~~~~
 楼主| 夜未央 发表于 2003-4-15 23: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情和谣言一起传播[原创]

实情和谣言一起传播,封锁与交流同时进行

http://www.ncbi.nlm.nih.gov/cgi-bin/Entrez/framik?db=genome&gi=17014
非典型性肺炎其实是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的!
新病毒,中国政府一直在封锁消息!
厦门已经有人感染了!
听说是从香港带过来的!

啊,问题是现在实情和谣言一起传播,难分辩

我是听说有两种病况

病毒的传播很快的!

一种是广州的衣原体,一种香港的官状病毒……

老外连病毒的基因住都搞定了,中国还在瞎扯

多个实验室同时的出的结果!


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里的基因住数据库的序列
http://www.ncbi.nlm.nih.gov/cgi-bin/Entrez/framik?db=genome&gi=17014

http://bioinf.bmi.ac.cn/postnuke/modules.php?op=modload&name=News&file=article&sid=100

我国非典型性肺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军事医学科学院从非典型性肺炎病人组织标本中成功分离出冠状病毒

专家认定,从非典型性肺炎病人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序列测定也显示与已知的冠状病毒有所不同,可能是一个新型冠状病毒.

see  the report in english

http://www.dawn.com/2003/04/11/int8.htm

They note that nasal and throat swabs may not pick up the virus, but tests of sputum


http://www.laurushealth.com/HealthNews/reuters/NewsStory0410200335.htm

怎么预防呢?
每法预防,醋,自身免疫力,少去人多的地方


香港太阳报12日报道,导致全球三千人染病的非典型肺炎的病毒是生化武器?外电昨日引述俄罗斯医学科学院

院士卡雷辛柯夫的看法,指称非典型肺炎极可能是从实验室流出去的生化武器,病毒由麻疹与流行腮腺炎病毒

结合,相信很快会有非典型肺炎解药面世。本港传染病学专家劳永乐则表示,麻疹及腮腺炎的病毒属副黏液科,与各地专家发现的冠状病毒不同,故此生化武器说法不可靠。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德国汉堡的医学专家以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军医昨日不约而同发表研究报告,均指证冠状病毒是全球非典型疫症恐慌的源头。



专家称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SARS病

大纪元日报记者李子编译/据富比士(Forbes) 网站来自法国里昂的消息。科学家们逐渐确定他们找到了引起SARS的病毒。不幸的是,一种被广泛建议用来治疗SARS的药物并不能杀死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养的SARS病毒。因此严重地削弱了用此药有效地治疗SARS病的希望。有些医生报道了用一种使用得最多的抗C型肝炎的药物 ribavirin 来治疗在香港和其它地区患有SARS的病人的有效的结果。然而,不幸的是,根据WHO的全球流感计划的负责人Klaus St”hr的报告,这些如同趣闻一样的结果并不能在实验室被证实。


戴口罩很重要,最要是医用的棉纱布口罩,还有眼睛防护 也很重要,因为也有可能通过粘膜感染。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所以预防为主,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免疫力低下的或则易感人群除外

可我不想戴口照?
没那吗严重
只是被人蒙的感觉不好
可口可乐 发表于 2003-4-16 19: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没有某些人说的那么严重,灾难要降临的时候你挡也挡不住,大家还是锻炼身体增强身的免疫能力,毕竟病毒是看个人免疫。
 楼主| 夜未央 发表于 2003-4-16 22: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常识]洗手带口罩有讲究 [转帖]

预防“非典”要科学养成习惯 洗手带口罩有讲究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6日00:36 北京娱乐信报

  最近,在谈到关于“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时,不少专家提醒:要用流动水和香皂洗手。洗手真的这么重要吗?洗手又有哪些学问呢?为了使人们了解掌握洗手的方法和知识,避免因“洗手”不当而影响健康,笔者采访了全国著名传染病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

  预防非典型肺炎和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一样,要特别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这是一
个不争的事实,也绝非小题大做。为什么要洗手?回答这个问题,您也许会脱口而出:这谁还不会。其实,您未必真会科学洗手。

  为什么要洗手

  陈教授说,人们常常讲“病从口入”。实际上,在“病从口入”的过程中,两只手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拿取接送等作用。不论是洁净的手拿取被污染的食品,还是被污染的手拿取洁净的食品去吃,病菌都是经过手接送进口中去的,也可以说是“病经手入”。

  一般说来,人们的一只手上大约沾附有40多万个细菌,这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手洗不干净,后果不堪设想。生活中,有些人手一闲下来,就抠鼻子、揉眼睛,此时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损,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致使健康的身体受到侵袭。“病经手入”的例子不胜枚举。

  洗手常见的误区

  既然“病从口入”与手被污染的关系极大,那么,注意保持手的卫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陈教授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在洗手时陷入了“误区”:一是不愿洗手。这些人总觉得自己“身体棒”、“抵抗力强”,满足于“眼不见为净”,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二是简单擦手。由于不具备洗手条件,或因没有水,或因是污水,只好以擦代洗。吃东西前,或用手绢、手纸,或用衣襟、袖口,随便擦拭一下就吃。三是盆水洗手。乍一看,确实是在用水洗手,但洗手时盆里的水已弄脏了。用脏水洗手,手仍然是脏的,同样达不到洗手的目的。甚至还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为严重。四是不用肥皂洗手。有的虽然是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洗手,但不用肥皂和洗涤液,手依然洗不干净。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征性地“意思”了一下,使嫌脏的心理稍微缓和了一点,但远没有解决实质问题。五是只洗一遍手。有的用流动水洗手时,虽然也打了肥皂或用了洗涤液,但刚刚搓出点泡沫儿来,就马上用水冲掉了。由于泡搓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实际上仍不符合科学洗手的基本要求。

  什么时候洗手

  陈教授说,遇到以下10种情况,需要洗手。具体包括: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怎样洗手

  大多数人每次洗手时间平均不足8秒。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是很难有效清除手上的细菌。那么,怎样洗手才能保证双手较长时间保持清洁呢?同几十种传染病打了近50年交道的陈菊梅教授特别提醒人们:主要是需要正确的洗手方法。

  首先说洗手。打开水龙头后,流动的水冲洗手部,应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打上肥皂或洗涤液,均匀涂抹,搓出沫儿,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30秒,最后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刷干净,直至手上不再有肥皂沫儿为止。一般情况下,应照此办法重复两到三遍,以保证把全部脏东西去除。触摸过传染物品的手,洗时更要严格消毒,至少应照此办法搓冲五至六遍,使“保险系数”更大一些。再用清水冲洗,冲洗时把手指尖向下,双手下垂,让水把香皂泡沫顺手指冲下,这样不会使脏水再次污染手和前臂。

  洗手时,有三个环节不能忽视:一是要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务必将其中的污垢去除。二是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的部位,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三是注意随时清洗水龙头开关。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脏手实际上已经污染了水龙头开关。开关处也要用手打上肥皂沫儿摩擦一会儿,再用双手捧水冲洗干净,然后再关水龙头。如果用的是“脚踏式”或“感应式”开关,则省事多了。

  其次说擦手。手洗净后,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如果用脏毛巾或脏手绢,甚至用衣襟擦手,实际上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洗手间置有“自动干手器”,洗净后及时把湿手烘干,当然更好;如果上述条件都不具备,让湿手自动“晾干”,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再次说护手。手洗擦干净之后、吃东西之前,仍要保持手的清洁,注意别再去动这摸那,如拿抹布、搬桌椅、开门窗、掏钥匙、拉开关、解围裙、系腰带、扣扣子等,要尽量使手处于洁净状态。总之,手洗净后应该直接去吃饭或吃东西。

  陈教授指出,大家也许会感到这样洗手似乎有点“过分讲究”,没必要这么小题大做。但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要想卫生,就必须讲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讲究卫生。如不“讲究”,很难保证“卫生”。那些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和病毒,对我们是很不客气的,尤其是传染病菌和肝炎病毒,特喜欢那些不讲究卫生的“马大哈”,它们无机不乘,无孔不入,一旦通过我们的手进入口里,就很难“吐”出来了。陈教授同时举例说,302医院许多专家教授在“传染世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不仅没有受到传染,而且身体一直保持健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很讲究科学洗手。所以,她强调,每个人在洗手防病方面,任何时候要细心注意,可别粗心大意;要不怕麻烦,可别思想麻痹。总之,要善待自己的手,用一双洁净的手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信报记者张迪 通讯员黄显斌

  非典型肺炎与口罩预防

  春天本来就是细菌滋生的季节,又加上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很多人出门都戴上了一个大大的口罩,在张国荣的追悼会上几乎每个明星和歌迷也都戴着各式口罩。本报报道的《花哨口罩不要乱戴》一文,提醒了百姓花哨口罩好看不好用的道理。但市场上卖的口罩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我们究竟应如何选择呢?记者为此专门走访了呼吸道专家。

  卡通口罩不能过滤细菌

  据记者调查了解,很多女孩子为了追求好看,不选用药店卖的白纱布口罩,而是在市面上的一些小摊上购买的印有流氓兔、蜡笔小新的卡通口罩。这些卡通口罩虽然往往标有“纯棉”标志,但实际上很少真的是纯棉质地的,里外面料均含大量涤纶纤维,而且有些口罩内还填充有泡沫海绵等物质。

  北大医院呼吸科马大夫说:“从这种花口罩的材料看,不具备口罩必须有的保暖和过滤作用,是不能阻隔细菌的。另外,卡通口罩所含的大量化学纤维吸入人体,将刺激支气管,严重的将引起肺部、呼吸道疾病,不利健康。”

  口罩是呼吸道的过滤屏

  北京北大医院的马大夫介绍说,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在空气中夹杂着大量的灰尘、细菌、病毒和各种有害的气体等,都有可能随着人的呼吸进入鼻、咽、气管和肺部,当人体抵抗力较弱时,可使人致病。戴上了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使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使病毒和细菌不能进入人体。

  同时,戴口罩也可阻挡自己口、鼻里的细菌和病毒因讲话、咳嗽或打喷嚏时传染给别人,这也是一种社会公德。

  层数多未必就好

  口罩既然是卫生与保健用品,如何选戴口罩也大有学问。选戴合适,可起到卫生与保健作用;选戴不当,则如同虚设。马大夫说,常用的口罩一般是用脱脂棉纱布折叠数层后缝制而成的,也有用非织造布制成的。一般来说,3层纱布的口罩只能阻挡70%-80%的细菌,6层纱布的口罩可阻挡90%以上的细菌,为了戴上口罩后不至于太闷气,通常以选择6-8层为宜。

  但马大夫也强调说,由于非典型性肺炎的细菌很顽强,而且主要靠飞沫和近距离接触传播,所以现在一般推荐带12层的口罩,16层口罩在药店里也很常见。

  确保密合才有效

  戴口罩不是戴上去就算数了,若不密合,即使是再好的口罩,也是达不到效果的,因为危害物会随空气经由脸部与口罩间的细缝被吸入,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马大夫说,根据卫生要求,戴上后应能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一般以宽13厘米、长16.5厘米为宜。如口罩过小,则病菌、粉尘、污物容易从口罩的边缘或鼻两侧的间隙中进入,影响到口罩的过滤作用。口罩的过滤作用重点是在鼻部,因为人在不讲话时口一般是闭着的,可是有人戴口罩时为了呼吸的通畅而将鼻孔露在口罩的外边,这就失去了口罩起保护呼吸道的“屏障”作用。

  马大夫还举例说,戴口罩本来就不舒服,因为空气通过口罩会有阻力。若没有通过口罩就直接呼吸,起不到过滤作用,如果戴上口罩后眼睛会起雾,或是呼吸时脸颊有风流过的感觉,这就是不密合的现象,应及时调整口罩。

  清洁、干燥是前提

  由于口罩直接接触口腔、鼻腔,马大夫说,所以口罩的清洁是第一位的。戴过的口罩,在外层往往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物,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另外,口罩在不戴时,应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在脖子上挂着。

  马大夫还说,如果口罩已被呼出的热气或唾液弄湿,其阻隔病菌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最好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应每日换洗一次。洗涤时应先用开水烫5分钟,再用肥皂搓洗,清水投净后挂在烈日下曝晒。

  口罩不宜长期戴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由于人的鼻腔黏膜血液循环非常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又很曲折,鼻毛构起一道过滤的“屏障”。当空气吸入鼻孔时,气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涡,使吸入鼻腔的气流得到加温。有人测试表明,在将零下7摄氏度的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其气流已被加温至28.8摄氏度,这就非常接近于人体的温度。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中戴用,例如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当然,在野外行走,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是需要戴上口罩的,但时间不宜过长。此外,在流感流行季节,去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场所,也该戴上口罩。

  马大夫最后说,戴口罩只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如经常用肥皂液洗手,尤其是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腔后。
lyric 发表于 2003-4-17 0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国那些朋友说是4小时要换一个口罩~~~
bemn 发表于 2003-4-21 07: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不因中国而改变
中国总理温家宝上个星期六去佑安医院为参加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打气时,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让我想到2001年江西一所小学发生爆炸案后,朱镕基总理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公开自省:“不管事实如何,国务院和我本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管怎么样,历史是不能隐瞒的,我们将继续调查这件事情,使它能够水落石出。”

温家宝鞠躬后接连几天,国务院的会议启动机制,对防治沙斯(SARS)提出具体措施,“出口”沙斯的中国终于出现了“滞后反应”,在其他地区早前上演的喷消毒剂等一幕幕才开始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另外,当然还加上几个主要城市纷纷发起健康运动,还有上海、重庆等竭力表明自己的“清白”,没有隐瞒疫情。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偌大的国家,一个在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经济放缓时挺得最直的国家,突然像一个说过谎话的孩子,设法做许多好事来洗刷自己的形象,以避免发生“狼来了”的情况? 前天,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又揭露了令人沮丧的消息:北京市疫情的实际情况比官方公布的严重多了。

患病数字固然值得关心,但是说谎的动机比谎言本身更可怕。这是个信息化的时代,在中国强调样样与世界接轨,甚至鼓励新闻应该“三贴近”的时候,为什么还有官员会骗自己说能够骗世界?为什么能够容许官员罔顾群众的性命? 因为中国国情特殊、制度不同,过去,大家都知道给中国时间调适。不过,沙斯的肆虐,或许也在发出催促声,中国一旦与世界紧密相连,中国的事就是世界的事,世界未必能够总是耐心等待中国的改变。
 楼主| 夜未央 发表于 2003-4-21 07: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防非典 今年全国“五一”长假取消[转帖]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讯 在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说,今年“五一”取消放长假,按正常节日放假。
妮子 发表于 2003-4-21 19: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越来越严重了!!!我认识的一个老师都感染了!!!
我带的是32层那种口罩!!!样子不好看,可是管用,喝预防中药喝得狂闹肚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7 08:18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