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妮子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妮子 发表于 2003-6-1 04: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前熙攘的一条路(1899年):
  图中的白塔(现已毁)位于云南府城东2里处,是当时拓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右的建筑是古真武祠,为旧“汉营”,相传是诸葛孔明南征时屯军之所,唐代建拓东城,因此祠内有诸葛亮石刻像。从照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时主要街道的路况和两旁的集市贸易情景,是极有代表性的老昆明风情图。方苏雅选择塔洞内有人、路中有牛车的时机拍照,是为了留下尺寸上的参照。这也是他惯常的做法之一。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5312026136620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楼主| 妮子 发表于 2003-6-1 04: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尤存的东西寺塔 1900年 昆明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明初史谨在诗句中描写的这种景色,今天在昆明城仍能见到,只是东寺塔(图右)已不是史谨看见的那座南诏旧物,位置也更偏东,出了东寺街。
   图中近景为西寺塔,在今东寺街南段西侧的部队营房内,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计13层,高约30米,塔砖间有梵文,每层四方券洞中刻佛像一座。塔旁原有慧光寺,俗称西寺,早毁;图中远景为东寺塔,在今书林街云南出版社旁,形状与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两座塔的建造年代都没有确切记载,估计建于大理三塔完成后不久,距今1100多年。塔建成后,曾经历代修葺。特别是东寺塔,原址本在现东寺街旁,清道光年间因地震倒塌,光绪九年依样重建,因顾虑原址地基不坚,向东移了几百米,这就是东寺塔不在东寺街的原因。相传东寺塔宝顶的四只“金鸡”早年在冬春多风季节会“喔喔”鸣叫,闻于远近。据查,这四只金鸡都是用云南本地铜皮做成,高约2米,口角衔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而鸡身又是空的,所以能遇风而鸣。从年代上可知,方苏雅拍摄的东寺塔就是光绪九年建的新塔,当时塔建成不久,按说应该听到过金鸡啼鸣,但他并没有记载。<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5312027196462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楼主| 妮子 发表于 2003-6-1 04: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性强烈的500罗汉 1900年 昆明
  方苏雅拍摄这张照片时,罗汉群雕塑成不久,故彩塑衣饰簇新,色泽鲜亮,衣纹优美。对照今天我们看到的500罗汉,可以发现一些罗汉已经移位变形。比较明显的是向九天揽月的罗汉,原来的手比身长数倍,后来不知为何变短了。
     筇竹寺的500罗汉雕像,历来有“人的气味多,神的气味少”的中肯评价,也因此被誉为“艺术奇迹”。的确,一般的佛像,都要求威严庄重,超凡入圣,合掌端坐,不露感情,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而罗汉尚在修行之中,艺术家大可通过他们表现人生的各种情感,因而僧俗间历来就有人以好画罗汉而著名,如后汉时的李罗汉,后蜀时的贯休。而塑这批罗汉的黎广修师徒本非常人,青壮年时期黎广修就曾在四川新都宝光寺罗汉塑造中大显身手,已是蜀中名手。而他们师徒自于光绪年间应筇竹寺住持梦佛和尚的邀请来到昆明后,又精益求精、刻意追求,花费了7年时间,才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完成这批泥塑,其间他们混迹井市仔细观察,将上至公卿大夫、书生武士,下至优伶百工、渔民樵夫、农民小贩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均入塑,不仅人体比例、肌肉骨骼、服饰衣纹大体与常人相等,就是他们手中的花、杖、鞭等道具,也多为就近山中采择略加制作而成,既古朴自然,又有浑然天成之感,极富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而且在表现内心和个性上功力独到,构成一副晚清云南风俗民情的精彩画面。实际上以这些泥塑跟方苏雅拍摄的中国人相比较,它们表现出的强烈个性十分炫目。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方苏雅不惜力气,用了整整9张照片拍摄这些罗汉,显然十分受震动。<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5312028319678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楼主| 妮子 发表于 2003-6-1 04: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垣第一名胜——圆通寺 1898年 昆明
  照片上的“圆通胜境”四字相传为明末黔国公沐天波所书,但并无具体史料佐证。方苏雅摄影,很少单照景物,而这张照片中那对相互抱紧的父子与高大牌坊之间的对比,不但令画面生动,也给整副照片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
    圆通寺历来被称为名刹,罗养儒称之为“省垣第一名胜”,原因是昆华名胜,大半在山麓野外,城内则以圆通山麓的圆通寺规模最大,历史也最悠久。它创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的南诏时期,名为陀罗伽寺,后毁于兵火。元代改修于今址,从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至延磐六年(公元1319年)共花了18年时间才建成,定名圆通寺(当时圆通山还在城外,直到明朝初年拓城,才把它圈入城内)。明清两代又多次加以修葺。为四合院式三院落,主建筑沿南北中轴线排列于倒坡上,前高后低,入门为圆通胜境坊、前殿、八角亭、圆通宝殿、藏经楼、接引殿,两廊为罗汉廊,东西各有二十多座,然后还有咒蛟台、潮音洞和衲霞屏摩崖石刻等名胜。

    正因为圆通寺为市内最大佛寺,又极便登临,方苏雅因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常被吸引至此,留下的寺观照片中以圆通寺照片最多最全面。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他照片凝固住的圆通寺有别于许多史书的记载,如宝殿前无大月台,未凿放生池,八角亭未立水中,亦无南北相连的三孔石桥,而是一片庄稼地,宝殿也不是琉璃覆面而是灰瓦。
    圆通山在1927年改建为公园,入口共有四处:一处在北门街,三处在圆通街,出入极为方便。解放以后又增设动物园,成为市内规模最大的公园。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5312029505540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现存中国最早的照片(太有价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4 02:24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