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2|回复: 0

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

[复制链接]
五湖四海 发表于 2003-1-28 04: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人从美国传来消息:包括美国国会、国务院、中情局在内的美国政府各部门,已经开始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正在以各种途径给中国施加压力,要中国将人民币汇率升值或实行浮动汇率。他们已经咨询了多位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并要求他们撰文支持美国政府的立场。
  这不奇怪。去年美国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就发表文章,指责中国出口倾销是世界通货收缩的主要因素,建议中国将人民币汇率升值或实行浮动汇率,并且尽快实施资本账户的可兑换。罗奇的论点是否代表美国政府或者是美国政府授意,我们不得而知,但以罗奇在华尔街或国际金融界的巨大影响力(此公被认为是当代华尔街最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罗奇的文章不可能对美国政府的对华经济政策毫无影响。而且罗奇的观点并非是一己之见,他实际上代表了美国金融界、企业界的主流看法。
  汇率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有一整套遏制中国经济的政策,内容包括国际战略资源的掌控(石油和其它矿产资源)、贸易限制和制裁、技术出口的限制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操控。简言之,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中国经济越发展,所受到的国际制约将越大。
  原因非常简单。国际权利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早在9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的大佬级人物基辛格博士就撰文指出:今后国际外交的主战场是经济外交,经济利益已经不再是国际政治背后的支配力量,它走到前台,直接成为各国外交的首要目的。如何确保和提升本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中的地位,实际上是所有国家内政外交的首要任务。
  20年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里经济增长最引人注目的国家,经济实力的确有了巨大增长,国际地位有了空前提高。虽然许多美国、日本、欧洲的政客口口声声说中国的发展对他们有利、对世界有利,但他们内心深处却不希望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强国。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早就露骨地评论过:西方国家需要的是中国的市场,不是中国的强大,需要的是一个庞大的中国经济,却不是一个强大的中国经济。“中国威胁论”的出台和长期阴魂不散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某些好事之徒的无聊之作,它的出笼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
  大而言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遏制中国经济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牢牢控制国际战略资源。石油始终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能源,是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国际经济合作为借口,以资金援助和其它利益作为交换条件,迅速渗入中亚南亚等石油储备的战略区域。对于不听话、又处于石油储备战略区域的所谓“邪恶轴心”国家如伊拉克,美国则制造各种借口,发动区域战争,迫使这些国家就范,以便控制这些国家的石油资源。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跨国集团几乎都是美国公司。中亚的石油资源与中国最近,美国一直在阻挠中亚各国与中国的石油合作。对于其它战略资源的争夺,美国一刻也没有放松。中国经济要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将是重要制约因素。
  第二,操纵国际金融市场、主导国际资本的流动。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接近600亿美元,超过美国,国人为此欢欣鼓舞。且不说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内资外逃之后的回流,即使600亿美元全部是实实在在的外资,也并不能说明中国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主导力量超过了美国,其实同日本和欧洲都无法相提并论。美国不断鼓动中国迅速开放金融市场,实施资本账户可兑换,其根本目的是希望主导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美国是当今世界投资银行业务的绝对垄断力量,是国际硬通货———美元的发行国,是国际经济金融规则的主要制订者。为什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美国要把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开放列为头等课题?因为美国凭借美元的巨大优势,可以很快主导其它国家的金融发展。如果中国金融开放措置失当,  美国资本甚至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中国的国际金融资源。
  第三,限制技术出口,尤其是高技术出口中国。发达国家早就有所谓“巴统协议”来限制高科技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美国对于高科技出口中国的控制更加严格,对于胆敢向中国出口技术秘密的公司,美国政府将给以严厉制裁。前些年,国内有好些学者高谈所谓“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其实是很难行得通的。美国资本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如果不是美国绝对控股,它是不会将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本土来的。敏感技术的转移还需要美国政府甚至总统的亲自批准。现在美国掌握着全世界70%以上的高新技术,是美国称霸全球的主要资本。中国经济未来高速增长的主要障碍是自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储备不足,技术创新面临最大挑战。美国早就在高度防范技术外流到中国。今后在这方面的控制只会更加严厉。
  第四,贸易纠纷和贸易战争将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出口占世界份额不断上升,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争端也不断增加,其中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争端在近两年迅速上升。发达国家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自命为自由贸易的守护神,其实他们从来就没有实行过真正公平的自由贸易。他们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就坚决要求别国开放,搞自由贸易;对于自己不那么占优势的产业,就采取这样那样的诡计来搞贸易保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茈是美国人,但他在《全球化及其对它的不满》一书里,毫不讳言华盛顿的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私的、极端偏见的。这是一个学者的学术良心。未来中国出口占世界贸易的比例将继续增长,发达国家将要制造更多的贸易障碍和限制。中国  的出口环境将更加严峻。
  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达到小康的幸福生活水平,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内政治社会的安定团结,一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和平友好。后者似乎比前者更难。目前看似有利的国际环境,其实潜藏着许多危机和威胁。如何妥善应对变化中的国际环境,是对中国政治家的真正考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5 17:44 ,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