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2|回复: 0

[转帖]朝花夕拾诗中酒

[复制链接]
狐狸 发表于 2003-2-11 13: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文化悠悠千年,其中瑰宝如参天繁星数不胜数光彩夺目。从距今已有一百七十
万年的元谋人向直立人的过度,到距今七十万年的北京人拥有了“语言”,在到创作于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经》,(古)人类的语言从无到有,从声到形,
从简单的对信息的表达到“诗”——语言文化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人类
社会文明逐步发展,直至今天,人类不仅有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各种文化也不断地产
生,扩充,发展,千姿百态。诗歌,以它独有的文学形式,咏颂着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
及光辉深邃的思想。由于诗是最为凝炼的一种文学体裁,历来研究诗,评诗,鉴诗的文
章著作就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可谓是方方面面,如诗的起源,诗歌的发展与历史经济
,诗中的历史故事等。从不同角度读诗赏诗,自然会有不同的收获见解,这些不同风格
的文章著作的出现,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仅就“诗”与“酒”这一雅一俗貌似
不相干但其实有微妙关联的两个事物加以浅析,笔者学时甚浅,文只难免不妥之处,望
诸位见谅并加以指正。
  酒,用粮食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我国已有几千年的酿酒历史,酒是早于茶的日
常饮料,大概是有谷有果便逐渐有酒了。曹孟德的一句“何以解优?唯有杜康。”可以
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杜康是古时一位富绅,一次连天包暴雨浇湿了他的囤
粮的仓库,雨停后发现不断有粮食发酵而成的琼浆从库内流出,有人掏起品尝,味道很
好,杜康受启发后经过不断地探索终于造出了这种琼浆——酒。这个传说史上没有记载
,“杜康造酒”似不可信。但最早的酒很可能是自然发酵所得,继而人们开始有意识地
以谷物或果子做原料来酿酒。
  酒的名目繁多。据《饮膳标题》称,酒有“清浊厚薄甜苦红绿白之别,故清者曰酉
栗,清甜者曰酉也,浊者曰酉盎……”。唐诗中就有许多不同名目的酒。如白居易《问
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蚁指酒上浮起
的泡沫,醅指未滤的酒。再如杜甫《客至》中“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中
的旧醅指隔年陈酒。
  至于酒名,如“洞庭春”、“剑南春”、“蔷薇露”之类,更是不胜悉数,宋朝张
能臣的《酒名记》就记录了百余种之多,明朝冯时化的《酒史》也记载了当时的许多地
方名酒。名酒同样也出现在古诗中。李商隐的《风雨》有“心断新丰酒,消愁又几千”
一句其中的“新丰酒”指的就是新丰产的美酒(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而孟
浩然《宴梅道士山房》第四联“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中“流霞”则是仙酒名。
  中古以前的酒,一般都是把黍煮烂后加入酒母酿制而成,类似现在的米酒,与后来
的烧酒(蒸馏酒)不同,所含酒精度数较低。故古籍中常说某人海量,能饮酒数斗甚至
一石而不醉,这就不足为奇了。我国宋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其所著的《四元玉鉴》一
书中有这样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春游走。遇店添一倍,逢务饮斗九。店务经四处
,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元多少酒?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算一算。当然,像李白《
将进酒》中的“会须一饮三百杯”则是用了虚数和夸张的手法,应另当别论。烧酒(白
酒)需经蒸馏而成,所含酒精度数较高,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制造烧酒始于元
代。
  葡萄酒则来自西域,《后汉书》载西域“栗戈国出众果,其土水美,故葡萄酒特有
名焉。”但中国至唐朝始有仿造。于是葡萄酒也开始在诗歌中出现,如唐朝王翰著名的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我国历史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都能在同时期的诗歌中找到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诗歌源于生活”的正确性。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古诗中都
有酒呢?酒又常在哪类诗中出现呢?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酒是一种日常饮料,因而常出现在描写日常生活情景的古诗
中。如韦应物的其平时生活的《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中有“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
章。”
  另外,在含酒的诗文中占相当数量的都是在借酒消愁,所以在许多抒发诗人愁苦心
情的作品中都有酒的身影。其中抒发与友人离别之愁的应首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如他的另一首送别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中的“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韦”。还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
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与君
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殇”描写的则是众人相别是的动人场面。抒发对远
方友人思念之愁的诗句有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
),韦应物的“欲持一飘酒,远慰风雨夕”(《寄全椒山中道士》),戴叔伦的“羁旅
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江乡故人偶集客舍》)等。而众多借酒消愁诗中最精彩的恐
怕还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可谓千古名句。
  田园诗中,酒,也是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如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李白的“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
酒》),元结的《石鱼湖上醉歌(并序)》等都可称之为代表作。
  还有一部分诗句是借酒表达喜悦之情的,如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中的“白
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一些听琴诗、边塞诗中也常有酒作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古时还赋予酒以种种别称,如杜康、欢伯、美禄、黄汤、杯中物等。古诗中还常以
醉代酒,前面的例子中就有不少,这里就不重复了。值得一提的是李白《赠孟浩然》中
的“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中圣”即酒醉的意思。
                 
  其实提起“诗与酒”这个话题,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还是诗仙李白。李白天性不羁
,放浪于诗酒间,人不可及的才华往往在酒醉朦胧时喷发,其诗纵横变化,凌轹百代,
为后世留下许多名篇,如《月下独酌》、《将进酒》等。甚至有人提出李白因常饮酒而
死于铅中毒(古代酒具多含铅),这是题外话。
                 
  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郁郁酒香,浓浓诗意,穿越时空,纵
扬千古。酒已凉了,诗人已远去,历史已远去,思想不会远去。
  朝花夕拾诗中酒。
[em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5-7-5 06:01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