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盘丝洞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4|回复: 0

音乐和艺术鉴赏课介绍:怎样才能让土地不长杂草?

[复制链接]
夜未央 发表于 2011-11-14 1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不仅仅是动物,不是只要“活下去”就够了;
   
人是有精神生活的,是需要文化提升的;

   
人需要娱乐,而娱乐是有品位的;

   
要获得有品位的娱乐,是需要教育的---很精致的教育。这种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的教育,往往是很需要成本的,很可能是“奢侈”的。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生活保证都有问题,是不可能进行这种品位和文化以及思想的教育。中国古人说:女儿需要富养;其实就是说养女儿不容易,不仅需要考虑简单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必须考虑精神生活的提高,不能把女人当动物。因此女儿需要有更深刻的品位和精神需要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条件,必须要“富裕”才能够达到,养育女儿需要更多的心灵关注。

   
最典型的女人培养案例,可能就是日本的艺伎了。这种女人是专门培养服务于“娱乐精神”的,对于她们的谈吐姿态和谈话的品位交流等等要求甚高,要请来很多一流的老师专门面对面培训,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举止优雅,有品位的,言谈交际有魅力的女子;这种培养的成本高达每人至少50万美元,比上美国的精英大学还贵,难度更高。她们可不是“妓女”,这种女人的培养成本很低,只要学会解腰带就行了。


   
可惜中国这些根本不懂精神品位和文化为何物的家长们,把“穷养儿子富养女”理解为“女儿需要娇生惯养”,没想“当动物”培养女儿,结果却当“宠物”来培养了---本质还是动物。最终当然就是“培养”出一大堆任性,放纵,自以为是,毫无品位和教养的疯女人出来。

   
如果在幼年和学生时代,没有得到这种娱乐和文化品味的教育,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低俗之人;无论他后来可以达到多高的地位,但是骨子里面的低俗,无法脱离基本生理功能限制的“低级趣味”,却怎么也无法掩盖。就像是北大校长一样,虽然贵为中国最有文化学府(至少大众认为是这样)的掌门人,其艺术和文化的品味能力,却与市井之徒没有什么两样。我想,也许这些北大校长的艺术修养和教育,都与大众一样,是来自于CCTV,来自于春晚,来自赵本山之流的“艺术家”。因此,他们只有流行通俗的市民级别和感觉也很正常。

   
佛经上有故事说:师父问弟子,怎样才能让地里面不长草?弟子们想尽办法,用手拔,锄头挖,用火烧,第二年,土地依然长出大量的草。徒弟们很迷惑,问师傅怎样才能够做到不长杂草?

   
谜底很简单:只有种上庄稼,地里才能不长杂草。

   
这个道理,用在精神层面也一样:精神的土壤总要生长各种东西,如果没有给予高品质的“精神庄稼”,就只能生长精神杂草;一个人从来没有接触过有品位的生活,没有去专门培养这种高级品味的生活方式,随年龄自然成长而“自动自发”学会的“高品位生活”,无非就是在人在基本生理功能上延伸出来的东西。无论他多么的有钱,多么的有地位,也脱离不了这种低俗的趣味。比如只会吃吃喝喝,玩玩情人,买些衣服,皮包等等,把原始的生理功能满足放大一些,自以为就是“高品位”了。比如中国的有钱老板喜欢“包女人”,喜欢用一辆跑车换来明星的春宵一度;以为这就是“上档次”,跟民工去泡村姑不同了;这本质上依然是动物级别的“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就正如吃一餐十万元的大餐,与吃盒饭,并无本质的区别;盖十万元一床的高级辈子,与几十元的“低档被子”,睡眠本质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包装变了一点而已,这些有钱的贵族生活,与“大众生活”唯一的不同,就是花的钱不同,本质上没什么两样的。实际上,只能说富人们更傻一些,花更多钱去买这些本质上一样东西。这就是目前中国很多“富人”的生活方式,很没有文化,让人很不齿。

   

所谓的素质是什么呢?素质其实就是精神品质;就是把自己一切外在的东西丢掉,把金钱,地位,文凭,衣服等等都丢掉;最后剩下的,丢不掉的东西,就是素质。

   
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什么呢?就是不去追求这一切外在的东西,着重于发展人内在的,一生中都丢不掉的东西的教育,是提升精致思维和鉴赏品位的教育,这就是素质教育。

   
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最有效,最基本的素质教育手段,是体育和音乐两门“课程”。这个教育传统,就是古希腊学院派时期的基本教育观点。这些文化造就了人类文化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从现在留下来的很多艺术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这种阳刚和健康,积极进取,同时很善于思考的古代希腊人。古希腊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积累,不仅仅是雕像和哲学。我们熟悉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音色优雅的竖琴,就是希腊文化的代表。

   
中国的古代也是这样要求的。比如孔子的“六艺”,并非孔子的发明,而是古代贵族教育的传统,是孔子的教学实践。孔子的教育价值,不过是把这些教育方式应用到了平民;在中国的古代,文的,以提高精神品质为目的的教育;以及武的,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教育,都同样是教育的重点。

   
中国以“武术教育”为核心的体育教育,一直是“贵族教育”的重点。古语说“穷习文,富练武”,穷家小子习文读书,是为了科举,好混个功名提升社会地位。富家小子一定要去练武,是因为要继承财富和权利,就需要身体和个性品质的磨练。他们当然也学文,但是武术和体育无疑是更重点的教育(古人“富养女,富练武”,男孩也要富养---去练武)。可惜国人基本上不懂为什么“富练武”,以为是培养保镖呢!现在去武校学习的,大多数是穷家小子,想通过练武“搏个出身”,混个好点的工作;还有就是读不进书的人去练武,弄得“中国武术”越来越没有文化了。


   
这种古代的贵族教育传统,无论中西,自工业革命后需要大批培养有知识的工人这种“现代教育模式”---各级公办学校出现后就开始消亡了。因为没有必要培养工人有精致的品位,这些需要大量成本的教育,可不能指望“国家义务”来解决。因此,这种教育传统,主要在西方的一些贵族私立学校中还依然保存了下来。一个真正的精英私立学校,就要真正懂得运用音乐和体育来塑造学生的气质和个性,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素质一定很不一般。他们的思想和品位,都会达到很精致的地步。他们绝对不可能是“动物级别”的人。想了解国外对于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视,推荐看看一部电影【爱情故事】,哈佛大学里面,一个爱好运动的富家小子与一个爱好巴赫的穷女大学生的故事,其象征就是阳刚的体育与阴柔的音乐两者完美的结合。

   
今日学堂的体育教育一向很有特色;这一点了解我们的家长们都是毫无疑问的。由于意识到:体育是精英教育的核心要素,体育比读书上课和听讲更重要因此今日学堂的体育和武术教育抓得很紧;但是,今日学堂的音乐教育到底有什么特点?甚至学堂到底有没有音乐教育?很多人表示怀疑。实际上,由于我的文章中一直反对教孩子们练琴,因此有人可能还会误以为我反对音乐教育。

   
不过,如果这些人知道我十五年前就是音乐发烧友,是北京一本音响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自己设计和建造了武汉当时音质最好的试音室,并取得香港厂商的器材支持,独立举办了一次面向全国音乐爱好者的音乐欣赏会,吸引和带领了一大批的武汉音乐发烧友入门和提高,还为全国有名的【音响世界】培养了主力编辑;在【楚天音乐台】做过多次音响客座主持,在武汉大学主办过多次音乐欣赏会和歌剧欣赏会,武汉的报刊曾经以【玩家---张健柏】为主题,整版报道过我“音乐玩家的资格和经历”。如果了解这些后,大约就不会认为我会“反对音乐教育了”。

   
我其实反对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根本就不懂音乐的家长和某些老师,去胡乱教孩子们瞎学和练什么“音乐”。如果以为练琴和考级成功,就是学习和懂音乐的标志,就是有品位,简直就是笑话。特别在中国,很多教钢琴,小提琴的老师,根本就不懂真正的音乐鉴赏,也不懂西方的音乐文化。他们只是一些懂“乐器弹奏技术”的工匠,能够把乐器弄出声音的机器人而已。我认识一些这种“音乐教师”,这些人甚至于无法欣赏古典音乐。跟着这种老师,天天对着练习曲去弹奏乐谱,以为这就是“学习音乐”?简直就是对音乐的亵渎,会离真正的音乐越来越远。


   
一个外国人到中国,看到一个中国“音乐神童”的演奏,说:这个人怎么把美好的音乐弄得这么痛苦。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解释道:听这个人的演奏的乐曲音符,就像是机器一样严格精准地冒出来,但是完全没有对乐曲的真正理解和体验。要做到这个样子,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完全放弃掉自己的情感才能够做到;而且他从此失去了对音乐的真正美好的感觉,还不如不学。实际上,这个评价,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中国琴童们。他们在家长的逼迫下,像是马戏团的的猴子一样学会了“表演”,但是失去了音乐的灵魂。

   
真正的音乐教育,是要通过聆听大师的声音入门。要做到这点,现在已经不难了,我们很容易找到世界上最好的演奏家和歌手最高品质的演出录音,配上有品质的音响系统(千万不要是公立学校的大喇叭),你就相当于参加了在欧洲最具音乐文化的地方举办的音乐会了。比如你可以轻松地参加盛大的【萨尔兹堡音乐节】--莫扎特故乡的年度音乐会。

   
今日学堂的音乐教育是“无形”的,没有安排老师来“教学”。每天三次的开饭时间,食堂里面用高素质的音响,国外原装进口的音箱来播送我专门选出来的,觉得学生们应该了解的古典音乐。每天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让学生们完全在无意识中“学习和欣赏音乐课程”。当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后,就不会如北大校长一般,喜欢去听和唱什么流行音乐了。这种品味的提升,不是课堂上讲课能够得到的,不是靠上几节什么国学堂的“古琴课”之类能够提升的,而是靠日常一点一滴的熏染。

   
当然,学生们最终还是要上音乐课的,这是他们在11-12岁以后的事情。下个学期,一班就要正式开设音乐欣赏课了。不过,要给学生们上音乐鉴赏课程,让他们懂得更细致,更有音乐味道的东西,就必须有一套良好的音响系统才行,不是食堂的音乐系统能够胜任的;比如,您知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有品位的象征,因此您就去看电视台转播的音乐会节目,以为这就与“世界高档品位”接轨了,事实上这是个大大笑话,是不懂音乐,附庸风雅的表现。真正的音乐欣赏,是不可能通过“看电视转播”而得到的,这种电视转播效果毫无音乐品质可言。学生们在我家中,体验了用高档的音响系统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才发现音乐的确“很震撼,很感人”,也很容易让人入迷;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欣赏。这不是乐曲本身的旋律有多么的优美,而是这些旋律,加上音乐表达的品质(指挥,乐队,环境,现场还原度等)两者密不可分的结合,才会带来真正的“音乐鉴赏”。欣赏过如此精彩音乐会的人,不太可能对流行音乐有什么感觉,更不可能对春晚和赵本山的节目有什么真正的“艺术兴趣”,只会把它当马戏看。

   
不过,要让现在的学堂学生,使用全套的音响系统来听音乐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套真正好的音响,不仅仅价格非常昂贵,最重要的是必须与房间的环境相配合,需要考虑很多细节,维护起来也很花精力。而且音乐欣赏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欣赏到高品质的音乐,我现在只能推荐他们使用高档的耳机,加上优质的耳放,加上解码器,来实现这种高品位的音乐要求。欣赏的内容,我当然会选择给他们---都是世界第一流的音乐家和作品,但是这些东西必须用一流的放音设备来聆听,才会感受到真正的音乐之美。对于国内公立学校的音乐课,居然用一个音质极为低劣的手提播放器到教室里来让学生“聆听音乐”,用学唱流行歌曲和红歌来“培养音乐细胞”,当然只能培养出北大校长这种“娱乐精英”了。


   
音乐是一种很“个人化”的体验,用高级的耳机来听很合适。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自己收藏的几种耳机,它们都是放在自己书房里面的宝贝。只是传上来的照片不是我照的,我懒得去一个个照,直接在网上找了贴上来。这些耳机,会让学堂的学生们来家里比较聆听,了解不同的音质是什么样的体现,知道什么是所谓的欧洲风格,奥地利音质,以及日本声音等等。学堂学生们也会根据聆听后的个人喜好,来选择这些耳机;也许,今日学堂最“贵族”的地方,就是学生们才十几岁,就拥有一副很多人一辈子都只能仰望和想象的原装进口旗舰级极品监听耳机,还配有高素质的耳机放大器。他们很可能在教室里用这些耳机来学习英语课程等等,当然也用来欣赏交响乐,歌剧和电影。如果您愿意,也可以“按图索骥”,给自己买一个。我后面还附有一个在上海的资深耳机玩家小白的博客链接,有很多音乐和耳机欣赏和介绍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我现在已经不写这些音响和音乐欣赏的文章了。

 
特别花絮:●一套顶级的耳机系统:森海塞尔ORPHEUS
   
森海塞尔“奥菲斯”耳机系统是由HEV90电子管耳机放大器与HE90静电耳机组成,由纯手工打造,据说每套系统的制造时间约为两年,售价高达20万元人民币。奥菲斯系统对于每个烧友来说都是非常向往的神器。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产量稀少,奥菲斯耳机系统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就是说想花钱还不一定能够买到。上次广州音响展时,厂家参展带了一套来给参展者现场聆听,展品当场就被定走了。





奥菲斯耳机系统中的HE90静电耳机



“奥菲斯”HEV90耳机放大器

 
   
特别声明:上面这个耳机我可没有,只是知道有这种所谓的“神器”存在。这些一般人买不起的耳机,我们就不看了。还是看下面我自己的耳机收藏吧---目前世界各大品牌正常销售的旗舰级耳机。中国的“中产阶层”绝对是都买得起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东西存在,并等待为他们的娱乐服务罢了。

 
一:我个人收藏的高档耳机介绍:索尼MDR-V900.
   
这是一副录音室监听耳机(MD系列),当时的市场标准价为345美金,是我十五年前买的第一个高档耳机。前几年刘老师第一次听这个耳机的时候,很惊讶地说: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听的声音?因为她上学的时候,只用几元钱的耳机来“欣赏音乐”,从没有体验过如此高保真的美好声音。最近给学堂一班的女生们上音乐鉴赏课,刚开始也是让她们听这副耳机;她们也是这样说的:这耳机的声音真好,不可思议,纷纷想“拥有一个索尼”。不过后来又让他们听了欧洲原产的旗舰极品耳机后,她们纷纷觉得索尼V900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都不想要了。因为,索尼与欧洲原产的耳机相比起来,“音乐味”的确很缺乏,只有“音响味”,虽然很精准响亮,总觉得缺了什么内涵的样子,音场也拉不开。音响产品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性表现特别明显,英国,德国,奥地利,风格均有不同。个人意见就是:如果您想要真正的“音乐感”,就不用考虑很时髦的如美国的魔声(流行乐和篮球迷们最爱),日本的索尼,天龙等等。它们的价格并不便宜,甚至还很贵;在高级顶尖产品的价位上,欧洲产品更有价值和内涵一些,性价比更高。不过作为入门低端产品,欧洲货会很让人失望;个人觉得日本产品音质更好一些。


 
 
 
二:我个人收藏的德国专业监听耳机:拜亚动力DT990pro。(德国原产)
   

这个耳机中国人似乎不太喜欢,在国内的销量很小。不过,如果你喜欢原音呈现,这幅耳机可能是最合适的。孩子们在与森海塞尔HD600相比较后,普遍认为这款耳机音场更庞大宽广,音质更细腻精微,空间感很好。如果您想要真正的“音乐感”,就不用考虑很时髦的耳机,如美国的魔声,日本的索尼等。这些耳机是“时髦一族”的选择,但是不是专业级别的选择。



资料:拜亚动力 DT990 PRO
日本售价:37800日元

中频的重现性与明确的质感表现,不愧是专业用监听耳机。作为专业监听耳机拥有稳健的音色。从小提琴的存在感,清晰的擦弦声来看,其中频再现性,乐器质感的表现非常好。音乐很顺滑,没有赤音。即使在开放式耳机中,DT990
PRO的声场也非常大。擅长的音乐:没有刺激的齿音,如同油画般美丽的声音,很适合交响、爵士等让人融入一个音乐空间的音乐。
   

    
这个耳机的主要缺点,特别是与美国推崇流行的魔声和日系耳机如索尼相比的话,就是“不方便,不便携”,因为它只有用高级的耳机放大器来推,才会有好的效果。用个随身听,平板电脑直推,声音就会很难听。如果想使用方便简单的话,还是买个索尼好了。下图就是公司推荐的标准配置:原厂出的耳机放大器A1,这是一款价格高达一万元级别的耳放,虽然很小巧,不过价格可不小巧。
 



拜亚动力DT990+耳放A1  整套价格约一万三千元。
 


上图是拜亚动力的顶级耳机T1,单耳机售价11000元。
 
 
三:我个人收藏的奥地利专业监听耳机:爱科技AKG
Q701(奥地利原产)

  
下图是AKG的旗舰级耳机--K701和Q701,Q701国内代理商的正式标价是3550元。这是一个“恐怖”的价格;不过,考虑到国人喜欢买数万元一个的名牌包,这个原产于音乐之国奥地利的AKG顶级耳机,还打上了国外知名音乐家昆西标记的耳机,卖3550元似乎也不稀奇。不过,据玩家介绍,如果你到香港去买的话,省下的钱可以把路费赚回来。大陆似乎什么都贵,超国际水平了。这付耳机的缺点,好像就是不容易推出好声,需要煲机的时间很长(玩家推荐说要1000个小时煲机时间)。我个人的感觉是没有DT990pro的声场大,细节要少一些;不过听起来觉得很好听,是我比较喜欢的音质;音乐味比DT990要浓一些。具体的评点请参考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dqsi.html






   
下面的图片,是音乐玩家们使用Q701的标准配置,设备是:LINN SNEAKY DS;剑桥DACMAGIC;SPL
PHONITOR;音乐传真M1HPA。全套家当的价格在三万元以上。根据耳机玩家们的体验,玩这些旗舰耳机的设备,其前段器械的投入,价格应该为耳机的十倍才是“合理的”。虽然我个人不会采用这种配置模式,觉得太奢侈了。但是还是支持这些人,这些音乐发烧友们。起码比把这笔钱花在豪华的宴会上(这笔钱只不过相当于一两瓶高级酒的价格),以及家长用十万元给孩子,让孩子包个船游长江来庆祝生日庆典要有品位得多。


 

 
四:我个人收藏的德国专业耳机介绍:森海塞尔HD600(原产)

   
这款耳机的音场宽度不如上面的两款耳机。特点是音质有一种“欧式的美感”,这种美感很有音乐味道,因此这款耳机作为长期以来的森海塞尔旗舰耳机,受到了爱乐人最广泛的好评。缺点就是600欧的阻抗,可不是“便携设备”能够搞定的。必须要用耳放来听。总体的素质很综合,聆听效果不错,的确有德国音乐传统的感觉,无愧于旗舰耳机的称号。它的升级版是HD650,个人觉得这个型号是为了迎合现在的流行盛行而推出的,更容易推动,音质也符合年轻一代口味的耳机;我觉得要求经典一点,还是选HD600更好。

   





森海塞尔hd600 来源:森海塞尔官方网站


   
不过,下面图中的同品牌的HD598,比HD600漂亮,销量也要比HD600大很多,很受目前年轻一代的追捧;虽然官方报价与HD600差不多,但是音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我觉得差距甚大;其声音很硬派,高音尖利,很不耐听,音场拉不开,与日本耳机的风格很相像了,失去了德国耳机宽松的音乐风格。本耳机唯一的优点,就是HD598可以如同索尼等日式耳机一样,不需要耳机功放就可以直接推动,灵敏度较高,可以直接与随身音乐设备相连,音质还可以“过得去”。这可以理解为这是对流行“快餐文化”妥协的产品。这款耳机在中国制造,当然也是厂家降低成本的“商业化”产品。如果用来听流行音乐,以及用来看电影,本身不需要什么音乐的层次感,反而强调效果很直接和冲击力强。这样来使用HD598,也不失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果您是想要听古典音乐的,还是换一副吧。至少是欧洲原产的,价格也高不了多少;HD598太不合适了。


 



森海塞尔HD598耳机(代理商标价2582元)
相关介绍请看链接:http://tech.sina.com.cn/h/2010-12-30/00001617132.shtml
 

    
最后申明一下:这些耳机是聆听好音乐的最必要和最廉价的器材。一般来说,采用厂家推荐的搭配方案,肯定可以出很好的声音,不过价格就在万元甚至两三万元以上了。如果要在五千元以内,把它们全套搭配好,听到很有魅力的声音,会有一些挑战。需要搭配者懂一些搭配的专业知识,选择最合适的机器来搭配。如果您买来耳机,只是打算直接把它们插在电脑的耳机插孔上使用的话,建议只需花十分之一的价钱去卖耳机就行了,两者的音质如果在电脑上使用的话差别并不大。而且高档耳机灵敏度过高,会听到很多杂音。对于音质的要求比较好,还不如用清晰度差一些的普通耳机呢。高级耳机属于“精密仪器”,要发挥它们真正的潜力,需要花不少功夫来选择前端器材(耳放,音源,内容等)。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买了好耳机之后的一个现实问题: 初烧须知…这个玩音乐的博主浏览量比我要大得多,应该很受欢迎。
另外,即使已经搭配了这些器材,要开设音乐课,让学生们懂得真正的音乐欣赏,还是需要有真懂音乐文化的人来进行入门引导工作,否则只是“音响玩家”而已,与音乐教育和文化没有太大关系。

 
警告:不支持10岁以前的孩子用耳机;不支持长期使用耳机;不支持家长放弃对聆听内容的监管;滥用耳机造成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FR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盘丝洞〓

GMT+8, 2024-5-13 17:22 , Processed in 0.0936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